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罗马法律机制

浅谈罗马法律机制

作 者:田大芳 (四川省广元中学 628017)


摘   要:“私法”的健全是罗马法律机制的精华所在。为此,笔者从古罗马法律历史严格的视角,在明晰发展起源背景下,对罗马法对当代及后代的影响进行双重分析,从而更加深入了解西方民主法律机制。
关键词: 罗马法;起源;影响

引言
众所周知,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第一继承者。基于该视角分析,罗马法是希腊雅典直接民主及绝对民主的一种补充和发展。重刑轻民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法律的特点,而罗马受高度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对 “民法”的规定十分完善,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限,开辟了对公民日常生活中有法可依的先河。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罗马法律机制,不仅可以有效了解古罗马私法的精华,同时对探究民主法律机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很久之前,习惯法是罗马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经典的“罗莫洛事件”,若依据习惯法进行判定,则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违背罗莫洛的遗嘱,将战死或者受伤的士兵置之不理。由于习惯法经常依据贵族法官的意志而摇摆,在一定程度上为欺压民众提供了方便,激化了贵族与民众之间的矛盾,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公元前449年罗马元老院颁布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该法律虽然在一定层面上保护了贵族利益,如禁止平民与贵族进行通婚的习俗;但是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专横,保护平民利益,体现了契约的法律价值,保护私有财产,如死者财产需要按照遗嘱进行依法处理等,这部法律自颁布之日起,从未在罗马法史上废除过,是罗马法律体系的传承的关键一环。
公元前753到公元前242年,依据元老院法令、大法官的告示、权力机构制定的法律条文、一些呈现出法律效应的习惯法等构成了公民法,成为这一历史时期中主要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张及公民意识的提升,公民法自身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如缺乏变通及灵活性,呈现出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使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在内容上也主要以调整政治关系为主的公法,对个人利益的关切很少等,在这种经济矛盾及民族矛盾的双重制约下,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专门负责涉外案件的审理,外事裁判官在断案时只得斟酌实情、根据所谓“公平、正义”原则,有时直接援引本地法制惯例, 有针对性地调整了逐渐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公民法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的万民法体系。万民法在使用范围中延伸至在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其法律内容也更加注重平民贸易过程中的民事纠纷,对私有财产及奴隶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保护了他们的权限不可侵犯,从某种意义上讲,万民法成为了构建古罗马文化同质性的帝国的理想的象征。
二、罗马法的完善
随着万民法的逐步运用,在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制了《民法大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形成。在这一完善过程中,罗马法律提倡的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西塞罗的人类自然平等理论成为了法律完善的助推剂。西塞罗提倡的天赋人权、人类自然平等的自然法观点是罗马法律体系的精髓,是提供理性、平等、正义、法律至上、自由等自然法的核心要义,这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
三、罗马法的影响分析
纵观全球法律,罗马法在“私法”层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它提倡的众多观点是他国法律制定的重要依据。在此,笔者结合自身了解,从当代及后世两个时间维度,就罗马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解读。
(一)当代影响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由于当时古罗马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得古罗马帝国的商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切实有效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政治视角分析,对于古罗马而言,帝国进行统治不仅仅依靠武器,同时还需要借助于法律来进行巩固,唯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在任何历史时期均可以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所以说法律的颁布也是维系阶级统治的重要保障。此外,这一时期的罗马法律所提出的平等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他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核心利益。
(二)后世影响
罗马的法学家认为自然法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一切包括法律在内都应符合自然的要求。罗马帝国灭亡后,学者对罗马法律的研究热潮不断上涨,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了研究的热潮。
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罗马法为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成为了欧洲各个国家制定法律的重要基础,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均以此为版本来进行设计润色,融入至本国法律体系中,这也是欧美法律体系形成的前身。
从法律视角进行分析,罗马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对于当今世界,很多律师制度、陪审制度、诉讼原则等均来源于罗马法,世界上著名的法律民主制、法学理论也始于罗马法,如法律面前人人均等的理念成为了罗马法的核心价值观体现。
从政治视角进行分析,罗马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对亚洲国家法律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美国提倡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政治口号、我国民法通则中提倡的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享受平等的地位等,均受罗马法的影响。
从思想视角进行分析,罗马法所衍生的价值观泽被后世,如思想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均等、无罪推定、保护未成年人等均是现代法律体系或公众思想形成的根基,具有普适性及永恒价值。
结束语
综上可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罗马法形成的根基所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罗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也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民的利益,体现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及法律面前人人均等的公平理念。时至今日,罗马法在我国公民价值观培育、民法通则制定中仍至关重要,我们应汲取罗马法律体系的精髓,融合自身发展背景,将法律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 陈朝璧.罗马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2006.
[2] 王思涵.古希腊罗马法律思想比较[J].法制与社会,2015(28):1-3.
[3] 魏胜强.罗马法中法律解释权的配置探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03):141-150.
[4] 李若溪.罗马法法治规则及其现代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5):137-138.
[5] 吴玉姣.法律解释的功能分析——以罗马法律解释为视角[J].南海法学,2019,3(01):17-24.
作者简介
田大芳,1967年2月,四川省广元中学,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