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好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阅读不仅是学好语言的通道与途径,更是打开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了解一国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因而学好英语需要大量的阅读。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同时也要用科学理论去指导教学。
【关键词】 初中 英语 语文 教学 策略
一、转变传统阅读观,激学生主动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打好基础,为终身学习提供能主动学习能力。大量阅读好比英语学习的加速度,教师要走出题海训练的误区,从阅读的入手来提升英语教与学的质量。
观念的更新不是单靠说教,有在参与体验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引发思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进行“‘好’英语是‘做’出来的,还是‘读’出来的”辩论赛;搜集各种有关“全民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各国政府关于阅读采取的措施等;搜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对于阅读的看法或名人成功的故事等,再通过手抄报、新闻报道或班级讨论会等的形式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和交流中得到思想的更新;开展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转变阅读观,从广义的角度使教师与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挖掘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
二、用理论指导教学,实现阅读的有效进行
有些阅读材料虽然没有新词,但学生仍然觉得似懂非懂。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就不是词汇了。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曾经指出,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1) 读者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schema);(2) 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但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3) 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但却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了外语教学界的关注。图式阅读理论把传统的阅读观念、心理学观点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以及人工智能理论融合起来,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从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和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读者的知识和语篇中的各个层次(即字—词—句—篇章—语义—结构)中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首先要在阅读活动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激活已有图式。如可以采用关键词的介绍与讨论;图表法;利用正误句判断和多项选择题;预测法;中外文化背景知识对比;介绍背景知识等有效手段,激活图式,导入阅读课文。
其次要在阅读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语篇图式。建立语篇图式的过程实际上是分析语篇结构和综合语篇内容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材料的语篇内容和语篇结构,通过视听,细读或精读进一步建立图式。
再次要在阅读活动后指导学生巩固图式。在阅读活动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新建的和原有图式进行复述、改写、讨论、角色扮演或讨论、评价写作内容与意图等巩固图式活动。
图式理论吸收了众多优秀阅读模式的精华,将它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语篇材料是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媒介,只有当读者将自己的背景知识与语篇所负载的语言文字信息联系起来以后,阅读的交际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多种途径使学生接触到多方面的语言素材,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引导学生打好基础,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1、打牢基础,为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学英语,词汇是基础,词汇就好比是一栋楼房的每一匹砖。无词不成句,无句不成文。读懂句子,首先得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必须得理解句意。实践证明,当一篇文章的生词量超过5%时,就会对阅读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扫除影响学生的阅读的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加强练习和比较。如:(1)A clothes she bought is red.她卖的衣服是红色的(定语从句作后置定语修饰clothes)(2)The woman standing by the door is my mother.站在门边的那个人是我母亲。
2、利用泛读与精读,提高阅读速度,增强感悟力。泛读是指广泛地阅读各种文章。开展课外泛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泛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语知识和增强理解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教师指导学生泛读,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提供难度适当的材料给学生自读,是他们养成自读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师提供的泛读的题材要广,既要有故事性文章,也要有科普性文章和应用文。泛读材料后一般要附以要求学生掌握的有关文章主旨和文章细节的练习,教师可以用抽查的形式掌握泛读的反馈。学生要做到四勤:勤读、勤记、勤问、勤回顾。勤读指勤读课外书,勤记指勤做笔记,勤问指勤问同学和教师,勤回顾指勤复习看所读过的不理解内容。
3、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与解题准确率。做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的态度。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尾,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句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题一般是找找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
4、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参考文献]
[1] 杨素祯 李金波 李玉花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科技创新导报》 2007 第33期.
[2] 阎晓梅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云南教育》 2003 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