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人生中很关键一个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所以这也是学生三观塑造的黄金期。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基础,更有利于他们面对未来长期的学习生活。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学模式下小学班主任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现状,简述了他们的工作特点,也向大家阐述了班主任在小学行为习惯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班主任开展相关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行为习惯;作用
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一般都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方式与德育方式会影响到班上学生的习惯养成与综合素养的建立。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开始接触社会生活,他们的行为习惯会因为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在语言交流,个人性格等其他生活习惯方面都不太一样,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纠正学生们的一些行为习惯的问题,培养学生们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确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组织构建和谐的班级。
一、进行小学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很多学者都说过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好的习惯才能成就优秀的人才,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小学是学生接受的第一段正式教育,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将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外界社会,离开了一直闭塞的家庭环境,是他们三观和习惯养成的时期。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才能给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在最适合的阶段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是可以受益终生的。在小学整个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需要班主任采取恰当有效地方式来引导他的学生。刚刚摆脱了家庭教育的孩子们,需要班主任在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中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让学生改掉一些固有的坏思维和习惯。要知道当前国家在快速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没有进行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弊端就会逐渐被放大,这必然是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这就要求班主任们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们去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们培养建立完善的思维模式。对他们的德育要到位,使他们发展为德智体美多方面优秀的综合性人才[1]。
二、班主任如何在小学行为习惯培养中发挥作用
(一)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给学生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意味着班主任必须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生今后的行为习惯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一定要在学生面前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标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以及如何最大化的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就需要班主任利用合理的方法开展相关工作,首先要求他们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通过班主任自己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来给学生们做出榜样,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强,班主任的行为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班主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好的价值观并且形成好的行为习惯[2]。
(二) 班主任需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说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前提,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好的行为习惯,极大程度的帮助了学生建立起好的德育品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家都有参与感,让同学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在不断地引导过程中,带领学生们一起营造出最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自己意识到养成的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的优势。班主任一定要在班级管理要给大家营造出管理家庭的感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责任意识,锻炼学生们的能力。班主任还需要不断关注班级的实时动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推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3]。
(三) 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时纠正
小学生由于缺乏完备的思维体系,对很多事物都是停留在好奇的层面,却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往往想法都是比较偏袒自己的,这就是这一种典型的错误的行为习惯,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相关的德育工作,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教育,一旦发现小学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导,要奖惩并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也需要班主任与家长们建立好联系,做到家校合力,在学校中由老师负责,在家庭中也需要家长共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在学习中进行的行为习惯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
结束语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小学的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就需要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建立起好的行为习惯。这需要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提供优秀的示范,除此之外还需要老师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用最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关注他们的动态,发现他们的一些错误习惯并且及时的加以纠正。也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合作,使得学生在小学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长俊.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学周刊,2019(30):162.
[2]何延兵,张文倩.班主任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79.
[3]朱小梅.探讨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