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强化课堂组织中师生高质量互动的几点思考

强化课堂组织中师生高质量互动的几点思考

作 者:黄胜波 (武警海警学院 315801)

摘   要:通过考查学生在课堂提问或其师生互动交流问题的质量,可以基本反映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学生的堂课提问质量,不仅考验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反映出所在院校对学生在人文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培养水平。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堂课提出有效高质量问题,不仅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问题,也是一所院校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强化内心自信,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视野高度一个关键指标,而这个问题又往往非常容易在教学活动组织中被忽视。
关键词:课堂组织;互动;质疑

一、引言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过程,老师主导三尺讲台,传道授业,但教学效果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即时互动或提问,往往直接检验和反应着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点的一个有效指标。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及时提出“惑问”,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直是教育业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堂课中的有效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独立思考自己求解,激发他们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在当下教育模式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堂课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培养学生在课堂敢于提问,老师的引导与组织是关键。尽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但当前,堂课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不平等意识
首先教师潜意识中要形成教学平等意识。明确教学过程不单纯是纯粹的给予或接收的单向过程,而是师生互相交流和互动的动态过程,尽管教师主导着课堂,但过程中的教与学互动是平等的。所以,在教师潜意识中对待学生应该有平等意识,提问互动:1、要避免选择性提问,尤其忽略对成绩一般学生的关注;2、要避免对学生的指责。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偏激或幼稚或偏离课堂内容方向,也应该加以耐心引导,绝不能把自己的位置置于高高在上,随意驳斥、教训或嘲讽对方;3、即使个别问题超出专业范围或教师一下子回答不上或回答准确性没有把握,也不应该回避,应如实告知学生,并想法课后弥补。
(二)教学互动过程中的虚假性
教学互动是对课堂知识理解和掌握检验的一个有效手段。互动问题必须体现真实性和随机性,要避免事先预设问题,学生复诵事前准备的答案,即使教学检查环节需要,也应该尽量保持教学的真实性,因为,教育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教育过程不仅传授知识,还有育人和引导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需求。当然,课后布置学生思考题是必要的,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是不同概念。
(三)教学过程的角色定位偏差
教学过程就是授道解惑过程,涉及二个主体必须同等存在:教师和学生。二者关系没有孰轻孰重,离开一方,教学过程的概念就不复存在。但在目前大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学几乎处于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很少见到学生提出问题或质疑的现象,一堂课,教师完全是主角,学生似乎只是观众,这种角色偏离在教育界普遍存在。
三、如何培养课堂师生高质量的互动
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更好地取得教学效果,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而不是仅仅作为教学检查的一种形式要求。
(一)培养学生报效国家的情怀
在平时的教育中,一定要灌输学生的爱国情怀,无论何种场合、何种时机和何种人交流,不管是专业性问题还是人文历史或政治时事问题,根本性方向不能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每个学生必须牢记在心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高瞩远望的大视野
虽然学校的学习环境有限,专业知识的宽度也有限,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不拘书本知识,大国应有大国的风范,因此,许多问题提出应有全球性思考,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视野要开阔,许多问题是全球共同性问题,学生思考问题也必须具有这种全球性高度。
(三)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课本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对前人记载整理而传承下来,许多成为我们专业中所说的“定义”、“定律”,但教师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敢于对权威的说法提出质疑,当然,由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有限,他们提出的问题甚至方向偏离,这就需要教师正确耐心的引导,并通过互动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权威性定性的理解,个别问题甚至容许质疑存在。
(四)尽可能地营造课堂质疑的氛围。
首先教师对学生应有平等交流意识,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心放松“敢问”而且“主动问”。教师要善于问题的设置或有意识地带出疑问性问题诱导,如通过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的实际案例提出思考性问题,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
(五)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
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阅历毕竟有限,学校的图书馆是学生大量获取知识的最佳境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许多课前问题布置可以通过阅读解决。当然,教师自身也需要大量的阅读,收集资料,作为课堂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支撑,以便从容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四、结束语
我们一直反复提倡和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实质上质疑往往是创新的前提,教学要改革发展,对学生自身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堂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对权威的质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堂师生之间的高质量互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又可以广开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组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