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很大的困难,之所以对语句结构和语句含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语言系统还处于形成阶段。在此期间,语文教师不能只是考虑到自己教学的进度和课堂的效果,忽视小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和吸收的能力,这反而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内容将通过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措施建议来提升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开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对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多媒体技术的诱导下,容易激发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牢牢地掌握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有实验结论表明,在直观而生动的课堂氛围和教学资料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接纳新的知识并且学习新知识的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升,从而避免被迫接受知识导致知识点不牢固的现象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音频和视频时传授知识的良好方式,例如:在讲解有关动植物的文章时,通过多媒体视频来展现动植物的形态和作息,通过音频展现动植物的声音等其他方面,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料来丰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联想,学生在观其行、听其声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文章的学习,有效地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语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就切实解决了这个问题,相比于过去教师手写教学提纲,多媒体可以容纳更多的知识和内容,简化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储备。
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规范
教学效率的提高前提是对学生的行为有良好的规范。小学生的学习工具的摆放要规范,避免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寻找教学工具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注意到更多的学生,因此可能会难以及时制止一些学生走神或开小差的行为,使之逐渐成为不良习惯。学生的学习和听课姿势也是小学生行为规范的一种,例如:坐姿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采用较为放松的坐姿,学生就很可能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就会影响课堂氛围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坐姿,腰杆坐直,背部挺直。教学方法可以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语文的学习。
三、优化课堂时间分配,利用时间最大化
在课堂有限的几十分钟内,课堂效率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交流活动,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低,其实就是教师教给小学生的知识内容中学生学会的知识内容的多少。首先,在课堂的教学中,提问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会思考,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或答案往往会会带来更强的学习效果。其次,还应当加强学生的答题能力训练,通过随堂检测或课堂读写等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巩固新学到的知识内容并加深印象。最后,就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将课堂学到的知识立体化为一个模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必然的结果。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是否喜欢某一科的教师,会直接表现在某一科的成绩上。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较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偏科的后果,这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将来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某科的喜爱程度,这就会直接影响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这就是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的直接后果。要让学生喜欢上教师,教师就要做好各方面形象的塑造,例如知识渊博、性格儒雅随和、对学生关心爱护等,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一大要点就是互相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互相信任与尊重,不要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就忽视他们的自尊心和心理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信任、尊重小学生。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学生也有着很强的语感,即使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清楚地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然而不断的阅读可以提升他们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从小就接触到文学的熏陶会极大地提升个人的气质与思想。例如,在我的高中阶段,有一名语文教师在小时候就接受到家长的国学教育培养,大学阶段选择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她总是能够出口成诗,每次课前的准备内容就是在黑板上写出简单的纲要。这一位语文教师不是外貌最优秀的,却是记忆中最深刻的、最具吸引力的一名教师。就小学生的分析能力而言,并不是已经能够完整地分析一篇复杂冗长的文章中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是要从分析身边简单的事物开始,进而自己主动地分析身边的人或物,培养分析能力就是从最根本的地方开始,去培养他们在未来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分析出事物正确的含义的能力。
六、结语
作为小学所有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和交流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是理解知识并吸收知识,从根本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自己深入了解的内容,然后喜欢上这门学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对一个学生来说,无论什么阶段学好语文都是受益匪浅的,会大大促进他们将来的生活与学习。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小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希望通过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等各方面的良好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德华.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2):172-173.
[2] 韩晓丽.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3):112-113.
[3] 冯云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30):77,81.
[4] 刘尚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速读(下旬),2018,(1):220
作者简介
孟宪礼 1964.10 男 甘肃东乡 大专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