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表达能力甚至学习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语言表达;兴趣写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精神指导,语文在中小学课程学习和考试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如何带领小学学生写好作文,并最终助力他们的语文学习,提升语言学习能力,是笔者这些年教学实践思考的问题,可归纳为如下方面:
一、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能丰富开阔视野,更能积累写作需要的广阔知识,如谋篇布局、好词好句、好的立意等。通过阅读,能培养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通过抽象脑力阅读,培养他们感性想象能力。小学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培养并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未来已来,智能社会中所有的创新根基,就是人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我的教学实践是依托国家教材,精读精讲,让学生体会经典文章的精彩,同时也会推荐学生和家长借阅、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有了课堂做铺垫,学生阅读的切入变得顺畅,而且兴趣浓厚。
二、坚持写好周记。
笔者认为周记比日记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都比日记要好。一能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写作素材和主题;二能培养学生思考围绕主题去布局谋篇;三能利于教师高效批阅和点评;在小学语文课堂,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只有更高效的教学探索。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清晰,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笔者认为口头作文也是培养学生作为能力的重要方式。在笔者的语文课堂,每堂课前组织学生五分钟演讲。演讲既锻炼学生大表达的胆量,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演讲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说话完整且有序。笔者组织学生演讲按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分阶段开展训练。通过学生的大量参与,他们不管是口头作文还是书面作文,甚至语文基础等方面,都获得了良性发展,并能取得非常优异的语文成绩。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最好的教育是渗透到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1]。
四、学生自主修改与互评。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自我修改,利于养成良好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认知等能力。笔者经历了从学生作文草稿都一一批改,反而养成学生依赖不思考的坏习惯。于是进行了深刻反思:"授人鱼,不如授人渔。"通过鼓励学生自主修改,附注教给学生作文修改方法:一读、通读全文,立足全篇,对照习作要求,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三读,逐段逐句轻声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剖析与案例》提出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2] 。"让别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章,自己未发现的不足之处往往被别人发现。平时作文笔者除了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改,还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互相批改习作兴味十足。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还团结了班集体,养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五、老师的批改注意正面引导。
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笔者坚持使用"正面管教"的理念与方法。每篇作文我都要把学生的成功之处指出来,哪怕只有一句写的好,我都要给予肯定,坚定他们写作的信心。比如说:"你的这句比喻句写得生动形象。""你的结尾很棒,能点明文章中心。""你的开头写得很美……"等,如何分析缺点,这就考验语文教师的智慧和语言的艺术。一要控制说话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学生还是乐于接受的。二是具体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就事论事。使用"如果···就···"的句式,学生也乐于接受和改正。比如:"如果文章加个结尾就比较好了。""如果人物对话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就更好了。"或者"如果你的作文要分段写层次就清楚了。"等。让学生认知到自己具体可以努力的方向,从而使他们更有兴趣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会乐于写作,作文水平也就自然能得到提高。
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创造写作机会,让学生易于动笔;打开学生的心扉,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课堂,借助作文教学,奠定学生一生的语言能力,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 》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8年12月1日.
[2] 谢安平主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剖析与案例》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