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小学美术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趣味化教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基础教育水平的学生们来说尤为重要。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粗浅的将小学学段美术趣味化教学分为低年级与高年级两学段,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趣味化教学策略指导。
关键词:趣味化;兴趣;策略指导
一、小学美术低年级学生趣味化教学的策略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平时上课主要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进行课程学习的想像、创作和展示。进行趣味化教学,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切从兴趣点出发,进行美术学习。这就需要制定符合低年级学生趣味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故事情境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深深体会到,学生们对故事的喜爱。相较于传统的谜语导入,故事情境导入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趣味性。
不妨在新授之前,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一段故事情节,或者根据相应的课程内容寻找一篇适合的童话故事,在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更好地发挥故事所带来的魅力与作用,从而引出接下来的美术课程学习。
(二)设置游戏活动
在美术学习中,游戏环节的设计尤为重要,既不能脱离课程内容,又不能缺乏其原有的趣味性,因此,轻松有趣成为了课堂游戏活动的主旨。寓教于乐,便是如此。
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创造力得到极大地发挥,头脑、眼睛,四肢得到有效的锻炼,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入绘本导读
想要构建趣味化的美术课堂,单是创设情境与游戏导入是远远不够的。绘本,带着其独特的绘画阅读功能,像是一辆行进的图画巴士,缓缓向我们开来。绘本,不仅可以讲故事,学习知识,还可以全面地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化智能与审美能力。
我尝试过在相关的美术课程学习中,插入绘本阅读,不仅开阔学生视野,而且便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理解。精美的插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大大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学科课程整合
将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互融合,既有美术学科的特色又有其他学科所带来的特点,使美术学科更具代入感与吸引力,同时兼具趣味性。
各学科常识相互渗透,便于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学习一种新鲜事物的能力与方法,不采用灌输的方式,自然就会进入轻松有趣的学习状态。
二、小学美术高年级学生趣味化教学的策略方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初步认识形状、色彩与肌理质感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基本美术工具,体验不同材料带来的美术效果,通过观察、绘制或者手工等方法表现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借此增加充满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内容,充分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一)专业知识导入
高年级学生对于造型表现方面的能力逐步增强,对相关美术知识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部分美术专业知识的导入对于提升高年级学生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尤为关键。
将部分专业美术知识渗透其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手工与绘画技法,增强学生学习美术自信心,课堂充满了趣味与挑战性。
(二)增加户外写生
亲近大自然,会带给学生满满的创造力。独立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美术户外写生课,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将真实物体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能力。
户外的美丽风景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创作作品,实在是一种享受。
(三)媒体技术水平
教育在不断向前发展,许多新兴的教学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智慧教室,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前预习,分组讨论,随时测试,教师能快速掌握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使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
再如微视频录制,将互动性、娱乐性,趣味性相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高质量的示范
一堂充满趣味性的优秀美术课,自然少不了教师的示范。教师示范时应注意把握好本课的课程目标与重难点,高质量的教师示范充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既能激发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可适时进行范画,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发学生的思考。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其他课程融合
低年级课堂趣味化教学时,与其他学科课程相互融合,兼具代入感与趣味性。因而高年级课堂也少不了课程的融合。
像是部分美术课程内容与音乐学科相融合,一动一静,充满乐趣。通过聆听乐曲进行绘制,更好地表达学生的情绪与感受,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六)PBL项目学习
当下最火的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收集信息、获取知识、设置方案,以此来解决问题。因此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制定相关的项目式学习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高效而有序。
三、小学美术课堂之趣味化
不管是低年级课堂还是高年级课堂,营造适合学生的趣味化课堂始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这个趣味化表现在对整堂课的把握、对学生的观察,对课程内容的导入等等。
我们要相信,通过趣味化课堂研究,能够带给学生们更加高效的课堂,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美好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新版美术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