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当前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渠道,同时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形式,课堂教育质量直接决定我国目前素质教育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必然可以使素质教育顺利开展。通过这几年对语文教学的总结,本文主要讲述了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人人参与
激发学习兴趣、人人参与课堂学习,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学习兴趣就是直接维持和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起支配作用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直接地发自内心地对学习的爱好和追求。语文学习兴趣就是对学习语文的追求和强烈愿望,是其它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例如明朝著名学者宋濂在脍炙人口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介绍了自己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刻苦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学有所成的事迹。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杨正宇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类似的话:“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的确,学习兴趣在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老师在授课时,导入要奇,授课要新,结尾要妙,处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学生一旦对学习语文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熟悉教材以确保课堂教学连贯,按照计划,有序地开展语文教学
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是老师的基本职责。作为教师必须首先保证对教材的熟悉,并且备课精心,方能保证课堂质量的优良。备课也是有很多要求的,有三点是最基本的:首先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其次要明确教学目标,最后就是熟透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比如在《少年闰土》一文,要知道这篇文章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和要点,这些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备课切忌厚此薄彼。《少年闰土》主要是描画了闰土的率真的个性以及我们彼此的情谊。《少年闰土》对于闰土的描写特别具有代表性,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一点,并且据此对学生的写作也阅读能力加以训练。例如,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找到文中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闰土的外貌想象一下闰土的性格特征,通过这些外貌能不能了解到闰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等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也是如此,老师在每学期开始之前都要合理的制定本学期语文教学的课程计划,然后这学期就要按照教学计划有序的推进。在教学实际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适当的变通,保证在教学环节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对于学生的质疑认真解答,并予以鼓励
三、注重赏识性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很有哲理,但对于小学生并不适用,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永久性的、灾难性的。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班上有几个“差生”,几乎每次都是他们几个交替出现问题,出于刚参加工作的热情,我经常指责和责备他们,然而并没有使他们改掉自身的缺点,反倒是毛病和缺点越来越多。实践也证明,以激励为主的评价对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小学生更热情、好胜、自尊心强、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言行给予赞扬,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因为不少汉字都是学生以前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在《雨后》一课教学中,学生在预习、自读课文之后,老师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当一次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其中有位同学在教大家“摔跤”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跤’字是‘足字旁’跟人的双脚有关系,这右半边最后两笔就像两只脚交叉到一起,就容易摔倒了。”“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老师马上表扬他。“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兴趣盎然,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远比教师领读时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之蜂拥而出,花样繁多,形式新颖活泼,充满童趣,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学生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
所以有人这样赞叹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体验到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积极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可能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做起来也会是事倍功半,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由此可见,良好的班风学风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良好的班风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培养良好的班风就应该成为我们班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班级里,要经常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教育学生在学校里应该怎么样去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对学生的行为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对班级不良现象、风气要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对学生的惰性行为要给予及时严厉的批评。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一般有: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懒懒散散,做事情慢慢腾腾,拖拖拉拉。学生一般都会去抓老师的脾气,调皮的学生喜欢钻空子,如果发现你这个老师是好说话的,那他们会故意给你找点麻烦。所以要做一个严谨的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立场一定要坚定,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到,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先士卒。在学生面前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少说,最好不说,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学生才能信服你,正如孔圣人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才能树正气,打击歪风邪气,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所以一有时间要到教室,督促学生的纪律,卫生和学习,“以班为家”,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