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魅力逐渐显现出来。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现象,探究地理知识,发现地理规律,有助于学生自然科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人文思维的形成。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地理知识体系,提高个人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法;图形;概念;专题
前言
地理学科中的知识较为复杂,涉及范围较广,部分知识点抽象,需要高效学习方法的支持。摆脱死记硬背的地理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法去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够让学生深入掌握地理知识。并逐渐成为地理现象的分析者和地理知识的应用者。
一、地理图形比较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利用比较法,需要关注图形的比较。地理学习,需要学生正确读图、识图,能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重要的地理信息,建立读图意识,掌握读图方法。图形比较,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比较法的重要方式。利用图形的比较,让学生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差异,了解地理图像和真实地理现象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理思维,降低个人学习难度。教师也可以利用图形的比较,让更多的课内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形象的图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认知地理现象,并将其牢牢地记在自己的头脑之中。
像在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能够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能够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面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比较的方式,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将课本中的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结合在一起,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面的特征。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天文爱好者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图进行对比,让学生获得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从而深入探究地球的各个圈层。在讲解地震波之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地震波速度图和地球内部构造图,让学生了解地震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构造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用比较图形的方式,高效获得新知识,多角度分析地理现象,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地理概念比较
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地理概念较多,且表达语言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概念时,会犯难,也会将一些抽象的语言理解错误,甚至混淆地理知识点。利用比较法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可以将那些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进行有效比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地理概念所对应的地理现象和描述的地理规律。比较,本来就是一个促进学习清晰化的方式。利用有效的概念比较,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像在学习山地、山峰、山脉、山系这四个地理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四个地理概念,同时配以图片。通过概念的比较与图片的辅助,促进学生正确区分山地、山峰、山脉和山系。比如,所谓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山地与山丘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高原的总高度有时比山地大,有时比山地小,但高原上的高度差异较小,这是山地和高原的区分,但一般高原上也有山地”。结合这样的地理描述,教师可以先从山地这一个基本地理概念入手,将山地与单一的山或山脉进行对比,将山地与丘陵进行对比,将山地与高原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区分和为山地,并明确山地最重要的特征及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呈脉状分布。搞清楚一个概念,再下向一个概念过渡,从一与一对比到一与二对比,直至一与多对比,促进地理概念的清晰化。
三、地理专题比较
专题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知识体系。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强,倾向于系统化的学习。利用比较法组织地理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地理专题,帮助学生理清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将同一范围内的地理知识有效比较。将不同范围内的知识以比较的方式加以联系,更好的掌握地理概念,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专题化的比较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使学生发现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在解决综合问题时更有优势。
像在讲解“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农业发展,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分析去农业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和促成条件。同时,还会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题,在专题之下让学生发现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同选择的具体原因以及发展优势。让学生从两个宏观的角度入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以及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用专题的方式,将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建立整体学习意识,不再根据课本中的章节将原本有联系的地理知识点分裂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区域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知识和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通过纵向知识联系,让专题比较更有意义。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且将高中阶段的相关专题知识串联起来,这对于学生的高考复习和问题分析有积极作用。多总结,多比较,是专题比较的重点。用专题集中知识,用比较发散思维,是优化学习手段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比较法,是提升学生学科知识理解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应用比较法,要关注图形比较,概念比较与专题比较等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通过新鲜的课堂活动与新鲜的学习方法,感受比较法的优势,从而将其纳入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中来。
参考文献
[1]石丽芸.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9,(11):96.
[2]常乐.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9,(2):100.
[3]于天娇.浅谈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136.
[4]张云龙.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