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民间文化丰富且广泛,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将民间文化融入实际教学中,既有助于学生对我国民间文化的认识和欣赏,又能强化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意识,从而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发展和继承。
关键词:民间文化;小学美术;布贴画;策略
前言
美术作为增进审美能力的一门人文艺术,向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其发展也给我国的文化发扬带来了活力。在强调民间文化和艺术教学方面,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法尤其重要,教师通过运用布贴画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美术认知和美术资源的了解程度。因此,本文就民间文化和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方法展开讨论。
一、做好科普,了解布贴画相关背景
民间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是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布贴画的教学。布贴画是通过花纹的图式指导,运用简单的美术工具,来进行创作的一种美术文化形式,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民俗文化认识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现在的教学工具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这时候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布贴画时,就可以有效的结合教学工具来进行,强化学生对布贴画文化的认识。例如,教师运用视频教学时,可以在当前的教学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兴趣探究布贴画,同时加深对布贴画艺术的感知。比如教师可以先将当地某一个布贴画的来源以及制作过程,用视频的方式给学生们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布贴画的内涵,制作程序以及具体的色彩搭配等等。在视频介绍完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观看完视频以后的感受做总结,进行发言。有的同学从视频中明确了布贴画文化的来源,还有剪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同学了解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为了传承布贴画而进行的努力。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对布贴画艺术认识的途径,也促进了民间文化对学生思想的渗透,激励学生去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打造高效率的美术课堂。
二、巧用策略,尝试创作布贴画
(一)参观经典表演,提升文化意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发展的影响,对一些不感兴趣或者思维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很快就会失去信心,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也会丧失兴趣。尤其是教师的讲解过程过于枯燥的话,学生们很快就会对布贴画产生抵制的心理,欣赏或者赏析的过程也突出不来其作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布贴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经典布贴画制作的表演视频,为学生们播放,让学生观察老艺术家们对于布贴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从简单的设计到裁剪到选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经典表演的视频,了解布贴画艺术,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分解布贴画,降低制作难度
要进行布贴画的创作,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们认识并欣赏布贴画,用心感受布贴画的美,认识到布贴画简洁、粗犷的特点。第二步,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收集布料的途径,根据自己准备好的布料,来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师要提示学生构思,我的布料适合制作什么样的内容?再用铅笔把大致的形象勾画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草图,在布料当中挑选不同位置所需要粘贴的布料,根据色彩、质地挑选出适合的,进行剪裁。比如,秋天到了,学生们可以制作一副关于秋天的美景。有的孩子构思制作一棵落叶的树木,那么他就需要选择浅色的布作为底布,用双面胶或者白乳胶粘贴到卡纸上,贴平整,再选择符合树干颜色的布条,剪裁成树干的形状,以及用黄色和绿色的叶子裁剪出“树叶”,按照顺序依次粘贴,最后,对作品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采用水彩笔或者油画棒进行适当的装饰和修改,让画面更加和谐完美。
(三)图片识读,掌握色彩搭配
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就是对于学生色彩的认知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或者临摹,来感受不同色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生活中的色彩很多,如红色气球带给我们热情的感觉,橘色橙子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蓝色海洋带给我们凉爽的感觉。这种通过生活中观察得出的感受非常真实,学生也能够牢牢地记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观察一些图片,通过图片中的色彩搭配,感受图片的韵味,这样一来,在进行布贴画练习的时候,学生也可以适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构图想法,以及色彩的搭配。这个锻炼的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布贴画的制作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学要求。
三、结合地方特色,渗透情感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发展的影响,对一些不感兴趣或者思维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很快就会失去信心,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也会丧失兴趣。尤其是教师的讲解过程过于枯燥的话,学生们很快就会对布贴画产生抵制的心理,欣赏或者赏析的过程也突出不来其作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布贴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为了了解当地的民间文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经典性表演,近距离的观看老艺术家的布贴画制作过程和成果展示,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请教当地的一位老艺术家,让他通过给学生展示布贴画的制作过程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步骤,包括布料的剪裁,选色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所选择的也是需要符合布贴画的特征,并能被大众所接受的颜色。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从博物馆中体验各个时期布贴画的发展历程,陶冶学生的审美意识,为以后的布贴画制作提供前提。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改进,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同时将民间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和美术的多元化表达,以此来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实现新时代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靳清尧.小学美术课中布贴画教学策略之我见[J].数码设计(上),2018,(5):171.
[2] 陈尉琳.小学美术布贴画教学探究与体验[J].考试周刊,2018,(5):165.
[3]伍星.浅谈布贴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J].读与写,2018,15(2):201.
[4] 申安红.创造与生活——一堂有趣的美术布贴画设计课[J].新课程·小学,2015,(10):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