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代在发展进步,人们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渴望知识的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教师拥有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有一个好的计算水平,加上教师的指导,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便会容易许多。因此,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要对学生计算能力加以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计算占据着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主要看计算能力的高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还要靠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熟能生巧,多加练习学生的学习水平将会有待提升。计算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后面的数学学习将会非常的吃力。重视计算能力培养,下面我将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发表下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发表建议。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大多为6-12岁为适龄儿童,他们所处的小学教育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是学生进入学习殿堂的第一步,小学教育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小学基础打不好,将会在不同程度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进入小学,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玩闹,而是有学习任务,有学习要求的,也会经历一些考试来对学业水平进行检测。而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小学数学是两门主科之一,数学学习不能有丝毫松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等,但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小学生数学时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他们为出发点讲解数学,只有这样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有效理解。因此,了解小学生认真水平,是教师上好数学课的第一步。
二、创造计算情境
情境教学,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对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可以采取计算情境设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的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思考,想问题并根据自身所学解决问题,产生自主探究计算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创造计算情境时,能让小学生更直观清晰的理解计算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计算情境设计,学生会觉得真实、亲切,从而产生共鸣。例如,小学一年级做一位数的加减法时,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数小彩色棒的方法来让他们进行加减运算。小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可以快速掌握计算法则,明白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从而更加进一步的解决其他更高难度的计算问题。教师在给小学生上计算课时,以同学们周围比较熟悉的环境或事物来进行导入链接,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信息,让他们更直观现实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数学知识有计算问题。教师在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们观察社会的的兴趣,培养其爱学习善于观察的眼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曾说:“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然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的形成,这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根本区别。对此,对于萌芽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特别是小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我们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之前单独辅导一下,成绩会起很大变化。分析其问题所在,不是基础的东西没有掌握,而是平时的习惯不行。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有条理,规规矩矩打草稿或有步骤的进行口算笔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对学生计算能力加以训练
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教师要有简单到复杂。是首先可以先进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然后上升到两位数三位数,再到乘除法运算。从单一运算到不多运算法则混合运算。对于计算能力的练习,我们也需要天天坚持,而且每次练习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我们从学生平时练习情况来看,如简便运算258-103时,有的小学生这样计算:258-100+3,这种运算的误区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发现。其次再分解预算时,小学生也老是犯错发现不了其中的误区,或者在混合运算中运算法则运用不当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做题时出现的常见错误。对于这些错误的存在,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加练习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存在,如果我们不加以练习,不加以实践而只是听听了事,那么我们所存在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也是。计算起初都很难,平时加以训练,持之以恒,由简到难的克服,计算的王者就会属于那个努力拼搏的人,就像水滴穿石一样。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全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要做到不断思考探索,不断创新计算教学方法,努力把现当代教育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有效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乏味性。不断创新探索,相信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将会有一大进步,小学数学教学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 周见蔧.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5(10).
[2]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应与时俱进[J]. 王永春. 小学数学教育.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