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采取措施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困生
引言
在高中教育中,在每个学科的教学中都会存在着这样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智力无明显差异,但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这部分学生因而也被叫做“学困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要切实有效的解决“学困生”问题。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产生学困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通过对学生自身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造成“学困生”问题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上没有动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导致其在学习时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于部分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只能够死记硬背,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着较多的困难。(2)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自己的要求放松,在学习上存在着马虎、拖沓、容易受外界干扰的现象。由于学生长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逐渐丧失对数学的信心与兴趣,甚至产生自卑、厌学等心理。
(二)教学环境因素
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对于其学习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学困生”问题教学环境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教师自身水平不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2)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落后,功利心较强,一切以成绩为目的,使得学生对学习出现了厌倦、排斥的心理。(3)部分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助长了以成绩为重心的教学模式。(4)部分教师不能够平等的对待学生,对于“学困生”存在着偏见,导致其在教学上出现了敷衍的情况。(5)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教师、父母对于其有着非常大的期望,导致其在学习时存在着较大的压力,而学习成绩不好使得起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6)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无法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或者存在着对学生学习不管不问的情况。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课程的知识更加抽象,因而也就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学困生”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想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提高往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且效果十分有限,导致数学教学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次,数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提高效果,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抽象思考能力等,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数学科目与其他科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能够为这些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鼓励学生,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
学生因数学基础薄弱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学困生”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并根据其学习水平、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通过设置一些易理解、趣味性高的教学内容,帮助其提高数学基础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怀,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逐渐帮助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转变观念,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有以往“大锅饭”式的教学转向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保证作业难度的设置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可以尽量为其单独布置课后作业。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从基础与提高两个方面设置不同的作业:基础性的作业简单,但内容较多;提高性的作用难度较高,但内容数量较少。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使其能够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又能够获得成就感。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总结,对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多给予“学困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切实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困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了解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给予其一些关系和爱护,帮助并引导正确的面对困境、战胜困难。其次,教师在对“学困生”教育时要注意不能够采取体罚、停课等粗暴的方式,这样不进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抗心理。教师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的拉近,进而获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使其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
(四)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联系
在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上,学生家庭因素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家庭进行联系和交流,深入到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以及学习态度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进行有效的联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实现转化“学困生”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有着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学生自身、教师、学校、家庭等。为了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面对“学困生”问题时就要积极采取措施,了解造成其学习困难的问题,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同时还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使“学困生”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蒋小勇. 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研究[J]. 学周刊, 2013(13):70-70.
[2] 孙静慧.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5):133-133.
[3] 胡君贤.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研究[J]. 新课程(下), 2016(5):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