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程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微课程从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教师成长到学校管理,从学科教学到学生学习,从经典图书到经典电影,几乎涵盖了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微课程究竟如何策划与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番调查、审视、碰撞后,我们找到了“品格提升微课程”这一路径,以微课程锤炼大品格!
关键词:微课程;品格提升;课程建设
“生活即教育,处处皆课程”,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到处都蕴含着教育契机,这些教育契机可以巧妙地转化成课程,满足孩子的兴趣需求,促进孩子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使课程园本化、生活化、价值化。
一、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炼、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国内微课领航人李玉平认为微课程是由“文字+图片+画面”组成。他强调说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策略水到渠成。微课程是“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重在强调时间的“微”,内容的“微”,主题的“显”,能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二、微课程的分类
(一)班级微课程
基于班级管理各种常见的问题而开发的微课程,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如班干部的培养、班级文化的建设、学生纠纷等问题等。
(二)学科微课程
基于学科某一个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策略等而开发的为课堂教学或课后辅导服务的微课程,挖掘其中的内容进行开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课堂内外的有益补充。
(三)家校微课程
为提高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开发的微课程可以在家长会、德育研讨、班主任经验交流等领域培训家长或教师,从而使教育方式更为有效。
三、微课程建设的意义
微课程可以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它是一种开发的课程,它重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班级教师的教育追求。
(一)对学校的意义
微课程的开发对学校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微课程的开发可以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联系。微课程可以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密切的结合学校的实际来开展特色校本课程。
不同学科老师可以针对各自班级的不同情况设计微课程。比如孩子们对玩魔方、魔尺似乎天生就喜爱,数学老师就可将魔尺、魔方引入自己的课程,结合数学学科建设关联性的微课程;又如班中有不少孩子喜欢下棋,老师就可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棋王”争霸微课程。从儿童立场出发去建构属于儿童的班级微课程,其生命力自然更加旺盛。
(二)对教师的意义
微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畏难情绪,而且教师还根据根据班级自身情况设计微课,为学生“量身打造”的课程,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微课程的开发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微课程内容的选择是遵循班级学生、教师的特点,选择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丰富的资源,依据年段的特点设置,指向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精神的核心载体。这也为特色班级的打造提供了保障。
(三)对学生的意义
微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意识!
我校二年级1班“感恩大自然,我有一颗草莓梦”的班级微课程通过种草莓——护草莓——摘草莓——送草莓——吃草莓——话草莓让学生了解了草莓的种植环节并关注草莓的成长,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学会劳动,学会做事、做人,学会感恩。
二年级3班的“关爱生命—我和小动物”微课程,第一阶段学生从自然课本中、家庭饲养的动物中了解关于动物的信息,交流从网络、书籍、现实生活中所收集到的关于动物的图片与文字信息;第二阶段学生咨询父母或者去动物园、养殖场学习饲养小动物的方法。饲养一种小动物,并记录下饲养中的乐趣;第三阶段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保护动物好计谋”,各组归纳整理,并根据自己对所喜欢的小动物的小调查,创编一个关于小动物的童话故事。这一课程通过让孩子观察、饲养、模仿小动物等,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产生探索动物的欲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关爱生命。
四、以微课程锤炼大品格
微课程从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教师成长到学校管理,从学科教学到学生学习,从经典图书到经典电影,几乎涵盖了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它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的特点,能更好地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在一番调查、审视、碰撞后,我们找到了“品格提升微课程”这一路径,以微课程锤炼大品格!
(一)绘制素养图谱
我们从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找出不同阶段的“品格提升点”,形成“我”和自己、“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自然、“我”和社区、“我”和国家这些不同序列的素养图谱。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清晰的品格提升素养图谱,并以此作为微课程开发的依据,努力实现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二)建立微课程库
组织德育专家、优秀教师、家长代表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组成一个极具活力的“品格提升微课程”开发团队,并实行动态管理,努力达成“十百工程”:百部微课视频、百段语音视听、百项情境活动、百个创意生活、百本物化读本、百处物型课程、百部微型电影、百封亲子家书、百本成长手记、百名大成学子。
品格提升需要守望。为此,我们将不断创生家校协同的“品格提升微课程”,促进学生品格锤炼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
参考文献
[1]孙敏.小学社会考察实践微课程建设初探[J].现代教学,2017(12):18-21.
[2]严冬梅.家校微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7(3):29-30.
[3]汤立宏.微课程: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创新实践[J].现代教学,2014(z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