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二宝。不少学生由于父母过度的溺爱或者学习习惯形成重要阶段的忽视,导致孩子们性格难以管教。尤其是班级中出现很多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恶劣的学生,给班主任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教师们的经验和观察发现,大多数后进生不是因为智力的原因导致成绩低下,而是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或是沉迷游戏,或是因为家庭环境所致。本文主要是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促进后进生学习与转变过程中起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后进生,转化后进生
一、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家庭教育失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庭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大减少,因此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不够。他们看重的仅仅是结果,是孩子带回来的学习成绩,反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诉求。作为小学生,他们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和鼓励,需要的是父母谆谆教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过分重视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无疑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阴影。
1.2学生自身性格问题
作为小学生,他们还处在教育的初期,并没有认识到学习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性。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喜欢和同学、老师打交道,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学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目前,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大多数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平板,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差,没有老师、家长的管束很难主动学习,反而沉迷游戏,耽误学业,节而久之便成了班级中的后进生。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措施
2.1用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还没有形成自己学习习惯的孩子,这就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大多数学生成绩差、问题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而是他们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不懂得该如何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采用鼓励的教学方式,耐心地与他们分析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寻找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在班会上对他们进行表扬,树立榜样,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感受,进而带动后进生们的学习热情。
2.2根据学生特点,找出问题根本
作为后进生,影响他们学业成绩的原因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在课下的时候分别找班级中的后进生交流沟通,找出他们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曾经班级有位同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其他同学讲话,同学们都反映他邋遢不讲卫生。经过交流发现这位同学常年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很少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加上自卑的心理导致他在班级里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也位于下游。在和他的父母进行电话沟通时,我建议他们多回家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融洽的家庭环境,这点改进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和促进。
2.3奖励与惩罚并重
小学生正处在性格养成的阶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对学习保持热情。对于内心有些自卑的孩子,教师应该采用奖励式教学,多发展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做的好的地方加以奖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过分活泼,破坏力强的孩子,可以适当采用惩罚措施,告诉他们哪些事情是错误的,让他们印象深刻,帮助他们把自己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学习上。
2.4用耐心和道理去引导学生
由于小学生他们的整体年龄较小,对一些事情的认识能力不足,甚至无法判断某件事是否正确,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较强,很多行为的产生可能并不是他们内心的想法,而是模仿身边的朋友,家人。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耐心地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引导学生走上正轨。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有的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比较强,应该采取委婉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所在。而有的后进生他们过于调皮,对老师的话不放在心上,这时就要采取惩罚的方式,让他们在班级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事后老师再加以耐心引导,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还可以让他们懂得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可以培养后进生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加以改进。同时,让他们对正确的世界观有了初步的认识,避免他们盲目模仿他人的错误行为,培养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好学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教师更应该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它运用到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上。如果教师能够耐心地了解后进生,并找到他们之所以后进的问题所在,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来引导他们,有助于他们更快地了解自己,认识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胡广兰.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6)
[2] 高妮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赤子,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