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班主任既是知识传播者、集体领导者、心理治疗者,又是协调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效纽带。因此班主任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笔者结合自身中学教学经验,对中学优秀中学班主任的成长展开研究分析,旨在更好提升班主任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中学;优秀班主任;成长研究
1、引言
班级是学校组织中的细胞,班主任工作在基础教育事业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班主任是教师中的一个职业发展群体,基于目前来说,主要分为合格班主任及优秀班主任两个层面。其中后者是目前广大中学班主任奋斗的目标。鉴于此,笔者对其展开研究分析,旨在切实有效提升中学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2、中学优秀班主任成长面临的困境及归因分析
2.1 职责范围大,工作任务多
中学班主任除了担任中学课程上课,批改作业、教育学生等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外,还要迎接学校系列检查,进行学校组织的常规培训,参加冗长且毫无实际意义的例会等。由于班主任的多重身份限定,因此如何处理好教学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是目前班主任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
对此,国内学者专门围绕中学班主任的状况展开调研分析,发现与其他任课老师相对比,中学老师身兼班主任每天需要多付出3-4小时来进行工作,这主要用于班级的日常管理、道德培育、心理疏导及安全防范等多层面的教育,同时需要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及专业培训等,因此工作任务比较重。班主任是中学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教师,长久以往会产生疲惫、厌烦之感,形成职业倦怠[1]。
2.2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身专业素质不完备
我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班主任的专业地位,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大部分群体仍然停留在基本了解阶段。目前在中学校里,中学班主任也主要对自身教学有良好的认知,但是对班主任的管理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对班主任专业素质的蕴含不了解,阻碍自身发展高度,这是中学班主任专业水平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2]。
2.3 专业信念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强烈,要求也更严格。家长往往把学生在校出现的偶发事件或者学习成绩降低等问题和教师的管理方式联系在一起,不配合班主任工作,增加班级管理难度。调研发现,大部分中学班主任缺乏积极主动性,大都由学校领导直接安排,自动担任班主任意愿不强烈。中学班主任的专业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个性精神层面。众所周知,每个班主任因为自身个性及经历不同,在教学中均具有自身独特的方式方法,呈现出典型的唯一性。因此在进行合作时,需要彰显自身个性精神,才可以保障合作达成一致,发挥中学班主任的管理特色,使得班级建设充满个性化。
另一方面,体现在激情及理想层面。中学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如果缺乏一种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则难以在行动中缺乏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无法在教学管理中创新,从而导致信念不足,因此难以采用坚定不移的信念进行保障[3]。
如何提升中学班主任内在需求,增强专业信念是影响目前班主任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3、中学班主任成长的具体对策
3.1 重视选拔班主任
将中学班主任设立为职位有助于班主任专业化,职位的设立是对中学班主任之责的一种肯定,成为职位后,其相应的培养、选聘、准入、退出机制也会得到巩固,这有助于增强班主任的身份认同,明确班主任的多重角色,整体提升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3.2 加强班主任的培训
一方面,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一切培训的基础,所以其培训内容也应当涉及最本质的知识,即让中学班主任在在职之初就应明确好自身的特殊性和多元角色。中学班主任多由中学老师担任,因此教育界常有流语戏称“学科教学”是主业,班级管理是“副业”,然而夹存于社会的“班主任”期望与学校的“学科教学”要求间,中学班主任老师往往难以平衡,经常处于角色的混乱的状态,因此,校本培训就要让老师获得自身认同感,角色愈清晰,就愈保证他们对自身重要性有更明确的认识,其与社会的关系也更健康,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发展奠定正确的成长方向[4]。
另一方面,开展有效的校外培训。通过校外专业培训的专题讲座不仅可以补充作为管理者角色所需求的特殊专业知识,积累作为心理疏导者角色所需丰富校园案例,还可以获取与各领域资深专家的深入交流的机会;同时,在培训期间也能结识到全国各地、不同类型学校的班主任同行,与他们的交流可以促使对自身教育理念的反思。
3.3 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
一方面,建立中学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在对优秀的中学班主任予以表扬的同时要指出个别班级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同时给各班班主任提供一个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中学班主任校内专业共同体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中学班主任实行资格聘任制,不称职的中学班主任可以解聘,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学班主任的传统“终身制”壁垒,刺激了班主任的倦怠意识,增强了班主任的责任感[5]。考虑到中学班主任的特殊性,对于其聘任的条件应当比一般科任老师要更加严格,中学班主任承担着管理者、心理辅导者、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就任中学班主任的老师应当具备以上方面的专业道德、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且身体健康,能适应紧张繁忙的工作。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中学优秀中学班主任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唯有加强中学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强化管理机制等,才可以唤醒大众对中学班主任的关注且明白中学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促使学校管理者在班主任管理工作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能够真正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培养出一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中学班主任,从而改善基础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连山.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策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张龙.谈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J].宁夏教育,2019(01):26-27.
[3]汤琳燕.优秀班主任成长策略探讨[J].职业,2018(07):25.
作者简介
柯友涛,男,1988年1月,陕西安康,研究生学历,高中物理教学,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