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在金融发展理论经验的研究报告的启发之下,我国有很多的学者开始了多我国金融发展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借鉴金融发展理论经验报告中的思路与指标,运用的是计量经济学的手段。但是他们在选取金融发展指标时,特别是金融效率指标的选取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得出的结论与实践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面本文针对金融资源论,对新金融效率观进行相应的探讨,借助已经校正的AK模型对金融效率综合指标进行宏观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效率观;金融效率实证评估框架
引言
回顾过去,我国作为转轨国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金融发展进步历程是以落后的经济改革为代价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形势还一度出现,量性增长过剩,质性发展不足的局面,金融效率的提升问题是实现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金融效率概述
金融效率,一般而言,效率在经济领域的解释也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由此,我们可以说,金融效率也就是指金融部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简而言之,就是指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效果。金融效率是一项非常具有综合性的指标,它有多种分类方式,可以依据金融机构在经济中产生的作用差异进行分类,这一类金融效率可以划分为三种,分别是金融宏观效率,微观金融效率、金融市场。金融宏观效率主要涵盖有货币政策效率以及货币发行量与经济成果之间的比例、金融市场发展的效率以及金融体系在国内储蓄上的效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金融压制论中的观点表示,宏观金融效率不高的一个明显表现就是资金外逃。微观金融效率主要是指市场微观主体也就是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果,微观金融效率的指标体系主要涵盖有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金融机构的资本创利能力以及金融机构的资产盈利能力、金融机构的人均资产持有水平、金融机构人均资本持有水平、金融机构的人均盈利能力、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的资产水平。金融市场销量主要包括货币以及证券这两个方面,对金融市场的实证考察可以通过市场的规模、结构以及成熟程度等角度进行探究。
2、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金融效率观
在金融效率发展理论提出之后的三十年里,金融危机就接踵而至,并且主要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亚洲出现的金融危机十分恶劣,后来在一九九八年的时候,白钦先先生才提出了问题的根源是由于金融发展的实际效应与理论研究主体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的金融危机,这一进一步说明了,金融资源的属性。金融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不同就在于,金融资源具有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以及层次性。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研究表示,金融发展的关键是在于提升金融质,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和支配金融资源,同时关注金融资源的支配方式以及模式、注重对金融效率的整体改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效率在金融发展理论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新金融效率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将金融资源分为了三个层次:①基础性的核心金融资源,也就是指广义的货币以及资金;②现实的中间性资源,主要涵盖有金融组织系以及金融工具这两个体系。③整体性的高层次金融资源。这三个层次的金融资源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高层次的金融资源比低层次的金融资源更加难以量化,但是它具有更高的重要性与兼容性。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金融效率指标的上升,从而使金融发展更加的稳定,从而替代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这两个约束条件。新金融效率观的约束条件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了金融资源的长期循环利用和金融资源的脆弱性这两个约束条件。
金融效率是质和量的统一,强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金融效率的评价标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世度。
金融效率的研究包含金融脆弱性的研究,从而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和降低金融脆弱性来推动金融稳定,进一步促进金融叫待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金融是一开放的复杂的复合巨系统。在此框架下研究金融效率,可以采用“关联主义”的方法借鉴更多跨学科的成果。
3、金融效率的实证评估框架
金融效率指标提取。选取指标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指标的可测性、可比性、可获得性和代表性。二是量性指标与质性指标的结合。三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按照金融川持续发展理论,金融资源分为基础、间和高层三个层次一个层次的金融资源紧密相连,顺次一个比一个更高因此,在指标的提取中,要重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合理整合与运用,以提高评价的可靠性。
分析方法的选取。结构层次复杂的系统通常会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但是,鉴于金融为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结构层次较难构建,且层次分析法赋了各层次因子权重时常带有较大的非客观性,相比之下.因子分析较为成功地克服了,上述缺陷。因子分析是一种把一些错综复杂的彼此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大最计量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呈强相关性,金融系统的变化将直接引起经济系统的变化。弹性分析作为一常用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是分析上述两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协调关系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
金融效率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质与量的统一,使我国的金融经济走向协调发展的道路,为我国金融经济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本文对新金融效率观以及金融效率实证评估框架进行探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玉龙.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OL].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9):17-25[2019-09-16].
[2]邵立杰.基于DEA模型的河南省科技金融融合效率实证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7-10.
[3]薛曜祖,毕洁颖,包盛.金融支持、扶贫效率与区域优化——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06):36-44.
[4]沈军.新金融效率观与金融效率实证评估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