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树立先进教学管理理念 提高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树立先进教学管理理念 提高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作 者:李 娜

  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的核心,是维系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枢纽,是执行教学计划、落实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保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中职学校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要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管理。在国家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将面临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给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本文特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作如下探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教育,科学激励,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 。
        “尊重教育”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通过尊重学生、尊重个性而激励创新。“尊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和主张,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翻开中外教育史可以看到,尊重受教育者,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一直是中外教育家的目标和理想,如追求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学生自由发展等等。
         2、运用科学的激励方法激发师生的热情和创造性。
        管理学界有句名言:激励是管理的核心,同样,激励也是人本化管理的核心。通过激励,能使人拥有一股内在的动力,自始至终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奋进。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推行人本化管理,主要是要设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扎实工作和勤奋学习的动机,因此必须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和学生是两个高智商群体,在目前条件下,他们特别需要的是得到尊重和价值的自我实现,他们渴望事业上的成功和自己才能的充分发挥。为此,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推行人本化管理时,对教师和学生要重点采用荣誉激励和自我实现的激励,通过给予相应的荣誉和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达到激发教师、学生的热情和创造性的目的。
         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我校的教学管理,加强各大类专业课程建设,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公共课、必修专业课、选修限定课和选修任意课四大类,实行选修制度,健全富有弹性的职教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作定位,以能力模块为核心,尽可能地加强专业课实训教学,将期末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使笔试和口试、操作相结合,以考促教,拓宽教师教学科研的空间。以专业实训课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教。实施“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将各专业未来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情境引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进行项目化教学和岗位化实训,使授课贴近实践、课堂接近岗位,初步形成了“校内模拟情境训练--校外基地实境认知--企业一线顶岗实习”的实训教学体系。
         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
         三、对中职学生管理,应诱之以利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毕竟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爱出风头,爱表现,都是在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关注应以奖励的形式来驱使或者说用诱引他们朝正面的教育方式发展。通常在各方面树立目标,建立参照物,对照自己的目标或方向进行评判,达到了预期阶段的目标,则对应是给予相对的嘉奖。奖励时,区分对长期以来,在某些方面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赞扬和肯定。对长期以来不足的地方,给予指正,引导下个目标的出现。总之,在进行奖励的时候,肯定当前目标,确保下个目标的可行性。同时就需要师生共同来兼制下个目标,这样就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成长中的个性特征。奖励的形式特别重要,就需要每位教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因事施奖。奖励品对学生来讲要实用,有意义,有价值等因素全部要考虑进去。通常的奖励品会选择些文具用品来给学生,这些奖品是惯用了,对同学们的新鲜感,视觉冲击力不够,他们的新奇力度下降。奖励品必须具有创意,让同学们很期待下次当我们下次做得很好的时候,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品,他们就会加倍的去努力争取,去努力实现在“利”的前提下,完成共同参与的约定。
        四、创造“闪光”条件,充分展现自我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学生犹如一棵未经历社会风雨的幼树,需要我们用爱的春风静静地沐浴他们的心灵,用爱的春雨默默地滋润他们的心田,使其健康、茁壮成长。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问题学生”的转化。爱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能使坚冰化水,顽石变美玉。小城的父亲患脑血栓而导致半身不遂,母亲下岗在家,但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在外找了一个临时工作。因此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教育他,造成了家庭教育缺失。这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讲,心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地方“解决”,所以就选择了网络,选择了向社会上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来发泄和倾诉。也许这对于被现实困扰却找不到出路的他而言,网络是一种能够与其心灵产生共振的语言,一种能够突破现实的肆无忌惮的青春狂想。然而,沉迷于网络却使小城更加脱离人群,行为方式偏离作为社会人的行为准则。由于他是留级生,内心中有一种自卑感,自己感觉无法融入新的班集体,就经常和原年级的“差生”在一起。所以要想使其转化,一定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感化他;用体贴与关爱的态度对待他,和他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相互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和他的班主任老师商量能否利用他平时和校外人员交往而获得的“组织能力”来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担任班长一职,并且利用他酷爱篮球这一特点,让他组织一支班级篮球队,在管理班级和完成班级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促其转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其产生老师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总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工作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变策略和工作方法,不断适应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新要求,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使中职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