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化学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更新,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有利于化学教学改革的全面进行。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创新;实验;方法
前言
在初中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讲解学科知识,并不利于学生吸收和巩固。突破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支持下,不断发散思维,发现个人潜能,才能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对其核心素养形成和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一、优化教学设计,培养核心素养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做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前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教学设计,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个人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断完善教学活动,完成课堂引导者的职责。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深入到化学知识的探究中去,融入到化学世界中来。在讲解不同的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点去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
像在讲解"金属材料"这一课时,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具体用途。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和提问意识。能够针对具体现象,去发现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基于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寻找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点或值得探究的点。在课堂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设计,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在课前上网搜集与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通过这样的素材,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情境,结合情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建立起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在兴趣的支撑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增强。这时,引导学生利用铁丝、铜丝、铝丝等不同的材料去观察试验,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够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与其兴趣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在有效的教学设计之下,学生会十分主动且自愿的按照教师所设计好的流程,不断深入到化学知识的探究中来。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教师也没有教学负担,课堂氛围和谐,教学效果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培养核心素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以及相关变化等化学知识。化学知识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不同层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灵活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化学知识。特别是在讲解微观化学知识时,有很多肉眼不能充分观察的现象,需要得到信息技术的帮助。
像在讲解"电解水"这一实验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了解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学生要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了解氢气和氧气的性质。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实验中的微观现象,促进学生真正看到电解水的实际过程。如果要实际操作,这一实验并不难,但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较为困难。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电解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与此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动画,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设备去看动画。以看动画的方式观察实验现象,在动画中实验现象是被放大的,其实验速率可以降低。教师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也能让学生产生实验性去了解实验过程,提高其具体实验的成功几率。观察、对比、分析、思考、探究、验证,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品质,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快地形成这些意识,掌握相关技巧,是促进其核心素养水平提高的重要方法。
三、开发实验价值,培养核心素养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探究基础知识,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还能了解各种化学学习技能,找到个人学习化学的新动力。教师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力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将引导、研究、应用与归纳等因素融入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推进化学实验,学习活动的落实。杜绝耗时多,效果不明显的化学教学,才能让化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果日益丰富。
像在讲解"高锰酸钾制氧气"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先明确操作步骤,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探究正确的操作步骤,并以简单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去执行。在研究操作步骤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有效互动的方式,获得查、装、定、点、收、离、熄的操作步骤。高效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建立合作学习意识。在实验过程中,一双眼睛观察实验现象和多双眼睛观察实验现象所获得的结果全面性是不同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观察和积极分享,总结更加全面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获得具体结论,有助于学生转变个人化学学习心态。积极开发实验教学内容的核心素养培养价值,是优化化学教学的必然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利用化学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开拓创新,使用全新的教学策略。更要接受来自学生和考试改革的挑战,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了解学生的应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为目标,一举多得,推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技巧的掌握和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锦生.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131.
[2]王玉辉.浅谈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J].散文百家(下),2019,(4):261.
[3]吴桂兰.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9,(1):206.
[4]郑敏.关于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J].散文百家(下),2018,(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