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书声朗朗,读出小学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

书声朗朗,读出小学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

作 者:李素艳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中心小学,广西 贺州 542829)

摘   要:朗读是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借助语音形象的表达语言内容和思想的一门艺术。同时对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强化体验,学习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倾听心灵的声音,感受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优化策略

前言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教师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掌握其阅读技巧,同时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拓宽视野,调动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加深文本理解。因此,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优化朗读技巧,就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优化教学目标,重视朗读基础内容
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之一,要想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高效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用语言进行表达,感悟文学的魅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学习到课堂知识,教学效果得到体现,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贯穿整个课堂的绳索,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可以让课堂的各个环节变得条理生动,教学目标也容易实现。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先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要求。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有三点。第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查阅生词。第二,学会文章中的生字,会进行正确的发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尝试运用词语进行造句练习。第三,通过文章的学习,感受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设计了教学目标后,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将基础的字词掌握,掌握好诗词的韵律,再进行接下来的课堂讲解,这样将会引导学生打下稳固的语文阅读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创设阅读情境,调动阅读热情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关键。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涨,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整个教学课堂缺乏生机,学生的活跃程度不高,学习效果当然也就不太理想了。因此,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做准备。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描述一下瀑布的壮观,"同学们,大家见过瀑布吗,瀑布非常的美,它之所以叫瀑布,是因为流水就像一匹布一样从山崖上倾泻下来,简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家想不想看看瀑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瀑布有多么美,好吗?""好。"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教师的故事情节所吸引,都急切的想知道黄果树瀑布到底有多美,因此学生们在进行课文阅读时,也会带着问题和好奇心来阅读,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调动起阅读热情,是促进学生大声朗读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改进时,必须要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情景,让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进入到创设的情境中,提升阅读效果。
三、教师示范朗读,体会文章情感
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需要做出不同的教学改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进行阅读时,遇到的难题就是字词不认识,阅读的语速较慢。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字词的查阅,在学生将生词全部查阅完以后,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领读,让学生进行跟读。这也是最常见的课堂阅读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的整体参与,是实现课堂整体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师领读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对文章重点词语,句子的把握,需要将阅读情感带入到领读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领读《虎门销烟》这篇文章时,读到"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这句话时,教师需要将这一战争的雄伟力量读出来,让学生也切身的体会到虎门销烟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对我们民族产生的巨大鼓舞之情。教师领读语调必须铿锵有力,体现出民族的志气,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去体会文章情感,以此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意识,弘扬文化和历史精神,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
四、分角色朗读,提升朗读效果
传统的阅读方式就是教师进行领读,学生跟读,这种方式虽然减少了错误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发掘更丰富的教学活动,来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这时候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对学生进行角色分类,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进行课文内容阅读。例如,在学习名著节选《三打白骨精》时,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来分别扮演"唐僧,白骨精,孙悟空,八戒"等角色,每个同学在胸前贴上相关人物的标签,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进行情境表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力,适当的改编故事情节,活跃学生的思维特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进行分角色阅读中,其余学生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大家都会沉迷在同学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说的内容上,这也就实现了最初分角色朗读的目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趣味性,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手段。
结语
总之,教师为了提升课堂朗读效率,首先应该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并不断的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从阅读中发掘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从而打造高效率的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秀芝.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274.
[2]周晓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数码设计(下),2018,(11):29-30.
[3]吴香.浅谈小学语文朗读[J].语文课内外,2018,(33):336.
[4]徐积莲.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8,(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