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持续改进,教育者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应该及时注重让学生阅读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观察,为写作提供素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生活;习作:提升
前言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写作能力已经成了体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从阅读材料及生活情景出发,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依此来进行写作应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展开讨论。
一、导入优秀范文,学习写作特点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达到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写出来的作文也与教师的期望值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学生们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在进行作文时往往没有例子可以举,这也就导致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不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写作途径,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优秀范文的方法来进行,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当成范文,给学生进行技巧讲解。比如,在写关于“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这个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先从网上寻找一些优秀的文章,给同学们进行仔细的剖析。有一篇文章中写到“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我舅舅,舅舅在家中排行老大,他的简朴和对弟弟妹妹们的细心深深影响着我……”这一段直接提出主人公,导入所要描写的人物形象,这种直接导入的方法,开门见山,给读者明确表明了所要描写的对象是围绕“舅舅”展开。第二段中主要叙述“舅舅一些让我敬佩的事情”,通过例子来加以论证。这样可以让人物形象特征更加饱满。最后结尾短再总结一下舅舅的总体特征,这就完成了一篇优秀文章的写作。因此,在给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先通过优秀范文的讲解,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才能更高效的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有助于给学生开一个好头,让学生明确写作技巧,并在日后的学习中加以应用。
二、结合生活实物,把握观察角度
写作素材的积累来源于生活化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是观察能力较强,好奇心较为严重的阶段,为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力,让学生有写作素材累积的方法来进行,这就是当前教学中流行的“实物观察法”。即教师通过生活实物的展示,或者让学生们进行联想,将生活中的实物与写作材料进行结合,运用实物进行描述,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对作文进行精确的描写,从而为作文增添活力。例如,教师在对《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讲解时,教师给学生进行课文讲解后,可以询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花朵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寓意吗。”这样,学生们就开始进行短暂的思考,将杏花的特点进行回忆和描述,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了对事物的想象和描写。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围绕“我熟悉的一件物品”为主题开展写作练习,在练习以前,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物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从每一个细节展示到整体的规格,都进行仔细的描述和续写,让实物本身也能体现出文学作品的灵动之气。所以生活实物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也能保证课文的真实性,完成教学培养目标。
三、举办写作大赛,提升创新能力
良好的创新能力是需要教师从小重视并提升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的创新意识就比较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挖掘学生的写作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提高写作水平,实现生活化与习作的有效结合。具体到校园活动中,作为学校的教育者,教师应该先通过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来得以体现。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自主管理能力不强,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和其他班教师商量一下,鼓励学生们去参加写作大赛,发挥个人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不一定没有咱们的高。因此,教师必须从小让学生养成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所以,在写作大赛准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好好训练,及时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寻找适合演讲的内容或者通过和朋友同学商量的形式,同时也是为了得到别人得不到的荣誉,也为了验证自己的价值,实现创新能力的一员。因此,在校园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最终实现“快乐教学”,有效的提升习作水平。
四、同学互评互改,探讨习作技巧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一直追求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师本身,作为科目的主导者,教师更应该给学生设计宽松和谐的生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怕老师。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例如,教师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多锻炼锻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修改本组内的另一个学生的作文,从中发现问题,并和还同学进行商量,探讨使用不正确的地方。例如,学生们在互相批改作文时,最常发现的就是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突破口,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因此,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出错率高的现象,也帮助学生团结了同学,获取了更多关于写作的技巧,是符合教学培养目标的写作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为前提,充分的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让学生在生活中结合亲身经历来展开写作,从而优化写作途径。
参考文献
[1]欧阳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38):51.
[2]李永清.浅谈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路径[J].考试周刊,2019,(47):57.
[3]万允雷.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4):646-647.
[4]齐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简述[J].考试周刊,2019,(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