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谈如何有效指导初中生整书阅读,以《海底两万里》为案例

谈如何有效指导初中生整书阅读,以《海底两万里》为案例

作 者:张 湛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重庆 南岸 400061)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同时拓宽初中生的阅读量,进而提升初中生的阅读品味。本文以《海底两万里》为案例,进一步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指导初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整书阅读;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名著整书阅读区别于传统的名著选文或者单篇。名著书籍往往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较为复杂、主题多元化以及人物形象十分丰富,这些特征就决定了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在指导初中生整书阅读的过程中,合理的引导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带领初中生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全方位的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以及书籍的教学价值来确定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既要重视积累学生的知识内容,还要充分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名著作品的审美品位,提升高中语文教学阶段中整书阅读的质量。
一、当前初中语文整书阅读的教学现状
经过实际的教学调查可知,当前整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初中生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学习的科目种类较多,学生日常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没有较多空闲时间去阅读书籍。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等现象,也相对分散了学生的阅读精力,导致学生往往关注一些明星人物或者奇闻轶事,对名著作品的专注度较低。长期发展,初中生的阅读面越来越狭窄、阅读的质量也较差。
另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理论作为基础,当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如何发挥导读、促读的作用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语文教师。除此之外,部分语文教师缺乏指导初中生进行整书阅读的动力,常常出现行动往往落后于思想的现象,间接阻碍了初中语文整数阅读的教学进度。
二、有效指导初中生进行整书阅读的相关策略
(一)在读前创设导读环节,明确阅读计划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置导读课的目的就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粗略的阅读和认识整本书的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的兴趣,然后再帮助学生制定整体阅读计划。导读的方式通常是多样化的,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与书籍相关的视频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悬念,通过设置迷题的形式引发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和热情。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通常阅读一篇现代文必须要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规定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控制和调整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海底两万里》的导读课中,语文教师可以引用法国元帅利奥台的一句话展现这本书的影响力,即“现代科学就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于实现”,从而引发初中生关注作品,让学生联想到书中的哪些想象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使学生带着这些期待进一步通过阅读探索信息。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浏览整本书的目录,指导学生交流指导手册的封面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整本书之前充分的幻想潜艇的外形轮廓以及内部的构造、布局等等,鼓励学生画出潜艇的简图,再结合书中的具体描写进行修饰和完善。创设这些趣味性的活动都符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规律,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来,同时对阅读的题材充满了期待与兴趣。
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定进一步的阅读计划,保障学生阅读兴趣的持久。学生在感知了整本书的结构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设计阅读计划,通过分解阅读任务完成阅读工作。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阅读现代文每分钟要超过500字,这个标准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重要参考。《海底两万里》上下两卷一共47个章节,总计30万字,如果师生共读计划在一个月之内完成,那么学生每天就需要阅读半个小时。由此可见,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同时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在读中及时进行指导,强化阅读质量
在初中语文整书阅读阶段,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学生阅读的整个过程,结合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来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整书阅读质量。“通读指导”手册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过程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划分作品的内容和结构,根据模块列举指导的内容,并且明确出各个部分的阅读范围、任务以及需要掌握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的提取信息、总结要点,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以《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为例,教师可以对整本书的47章内容进行划分,以表格、绘画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和分类整体信息。例如,当学生阅读1-7章节内容时,学生需要完成指定的通读指导题。如;“请写出鹦鹉螺号曾几次出现的时间、海域以及目击者对它的具体描述”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内部,细致入微的去阅读和分析每句话的含义,去体味作者写作的动机和情感,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人物和情节,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在读后进行总结归纳,体会阅读情感
由于整本书的篇幅较大,因此教师要想做到全面的分析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重点突破课程,引导学生在人物塑造、情节展开已经主题揭示等方面来分析和判定一本书籍的教学价值。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作品的内涵。《海底两万里》是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说,主人公性格的复杂性以及神秘性恰恰能够体现名著的魅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的阅读和分析能够体现人物思想和情感的段落,侧重于分析重点词语,如;强行扣留,体现了尼摩船长冷静机智的一面。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的进一步细致阅读深入了解的人物形象,了解到尼莫船长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书阅读,通过结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实现指导初中生整书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葛亮亮.“部编本”语文教材将投入使用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N].凤凰财经网,2016-08-08.
[2] 萝拉·罗伯.阅读教学实战策略[M].台北:天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
[3] 樊颖. 借助三种课型推进名著的整本书阅读——以《海底两万里》为例的阅读策略指导[J]. 北京育才学校,2017,12.
[4] 王子怡.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初中语文教学,2017,(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