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作 者:周国兰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五印乡印山小学,云南 大理 672404)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逐渐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新思想和新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关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并开发有效的应用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阅读;写作 

前言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将更多的关注力和做人情感融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结合教学经验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究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是推进小学语文学科改革的有效方式。
一、情境教学法在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能够让这次教学内容更加饱满,方式更加灵活。一直以来,字词作为基础知识,一直都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大多数小学生认为字词学习较为枯燥,在课堂中,由教师带领学习字词的读法、写法、笔顺、笔画,是很无聊的事情。因为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重复的学习环节。学生要反复熟悉字词,掌握字词。利用情境教学法突破字词教学的瓶颈,能够激起学生的字词学习兴趣,让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字词的含义。像在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苇叶”这一词汇。教师将真的苇叶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认识到何为苇叶,苇叶是植物的叶子,那么苇字的草字头便有了基本依据。通过联想法,让学生将汉字的音与形结合起来。结合具体实物所创设的情境,快速记住苇叶这一单词。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身体语言创设情境。在同一课中,“搜集”也是要掌握的新字新词。教师可以通过个人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做什么。在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搜寻与这一动作相关的诸多词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头脑灵活,思维开放,字词学习也因此变得有意思。
二、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将情景教学法与阅读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能够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让小学生从回答练习问题的阅读活动中走出来,获得阅读学习的乐趣。情境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阶段课本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以记叙文的形式出现的。记叙文,必然涉及到人物和情节,这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情境教学法,应用价值大的课文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程度,有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诵读去创造课堂情境。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诵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学科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中给学生必要的诵读时间和机会,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普遍提高。像在学习《争吵》这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体会,文中人物性格品质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针对这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在课堂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能够让课文中的情境再现于课堂之中。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特征,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分析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教师按照课文中的人物数量,将学生分成相对应数量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寻有效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化和角色化的朗读中,成为故事中的一员。在情境中,理解日常学习中难以理解到的内涵。
其次,教师还可以借助课本剧的方式去创设阅读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表演能力强,表现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利用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给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的故事情节,去编排课本剧。给学生必要的资源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制作道具,自主编制剧本。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入情境,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像在学习《小兵张嘎夺枪记》这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前做好自己所需要的表演道具。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前制定属于小组的个性化剧本。鼓励学生向故事中添加意外情节,让每一个故事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有些许变动,鼓励学生创新。在这样的表演活动中,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方式增多,课堂情境的创设主人由教师变成了学生。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情境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写作与情境教学法结合在一起,利用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小学生有东西可写。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发展,给教师提供了创设情境的新工具。利用多媒体去创设现代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利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能够构建真实的情境。促进内容的多元化传递,让学生的写作学习更有乐趣。像在以“大自然”为主题引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于大自然的纪录片,让学生发现自然之美。同时,在纪录片的带领下融入情境,从原先没有思考过的角度切入去观察大自然,体会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像在以“我的妈妈”这样老生常谈的话题时,很多小学生能够快速完成作文。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过于死板,总是写妈妈在生病的时候照顾我、每天给我做好吃的饭菜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小视频或者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妈妈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都做了什么。像妈妈辛苦工作、为了准备孩子满意的礼物而煞费苦心、在外善待小动物等。这些来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能够给小学生丰富的灵感,换角度去思考,丰富写作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结合新的教学方法,服务于全新的学生,是当前语文学科魅力和教育价值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孙洁.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9,(4):114.
[2] 陈彬.新时期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31):44.
[3] 陈蓓.构建情景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12):152.
[4]马翠萍.构建情景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教学[J].人文之友,2018,12(2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