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作 者:刘晓娟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对坡镇新林小 551702

  素质教育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而创新教育需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根据教材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思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才是新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本文特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论题作如下探讨: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条件,以实践促创新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所以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尝试实践、迁移运用、探究创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动手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图画,这一设计师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争相动手;让后进行评议,看谁画得最好,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在画上添上一些课文中没有的内容。整个过程体现了从再现课文内容到有所创新。再如在教学《画风》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想想、画画,学生在学中画、画中学、学中创,这样学生不仅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创新能力。面对未来社会空前激烈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刻不容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在学习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发现、探求新知识,获得不竭的创新源泉。
        二、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对于童话、寓言故事等余意未尽,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并珍惜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从而为学生表现自我,发挥创造性拓展出一片崭新天地。如《小狮子爱尔莎》一课,让学生想象小狮子爱尔莎回到大自然后生活得怎样?又如让学生续说故事《猪八戒吃西瓜》。
  其次,根据文本需要创设教学情境,陶冶学生情感,激发想象的动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运用录像和配乐朗诵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内容,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三、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小学生有他自己的个性,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小学语文工作者,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创新首先要求学生作文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让学生各显其能,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以往表达形式或独立创新的形式。内容要给人陌生感,要让学生不断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独立的认识,写出独特的感受,发表独到的见解。力求写出贴近时代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其次要求语言创新。字词的不同组合方式,巧妙改变语言搭配习惯,能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坚决杜绝空话套话,让学生在语句畅通的基础上创新出生动活泼、有色彩的个性化语言。使原来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传统的语言表达手法不再成为唯一。如写榕树,我带领学生看学校里的榕树,要求同学写过的比喻句其他人不能再写。谁先用,谁就有这句话的使用"专利"。这样做,使学生们写出了如"一棵棵榕树像绿色的帐篷","又像撑开的一把大伞","枝条粗细不匀,叶子一般大小,真是迷人"等等,这些优美的、与众不同的语句,在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学生们构思的巧妙、想像力的丰富。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重在“引”和“激”,多给学生鼓励,少给学生严厉的训斥。否则,学生创新意识的“幼苗”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