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学是初中课程中的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的奥妙和本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知识点的传授来开展。为了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充分利用“生物”的特征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创新的授课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学习,让学生在浓厚的学科氛围中进行学习,最终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的角色定位需要作出转变,采取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科学习,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相关信息。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变革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高效;关注学生;师生互动;与学生做朋友;培养兴趣
生物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刚开始学习生物的阶段,通过多种想象的或者具体的教学实力进行引导,学生们对生物学习都比较好奇,生物学习兴趣高涨,参与性较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较好。但是,随着生物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们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等都不能在满足生物教学的需求,学生们感到在生物学习上越来越吃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和调动各种媒体,调动各种因素,把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向40分钟要高效的课堂质量。
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通过形象活泼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展现自我的,同时也体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有效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让学生共同提高是新课改中的重要教学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要开展好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这一理念,改变传统教学面向成绩优异学生的错误认识,营造一个平等的气氛。
二、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不能照本宣科,要开展提问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师生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际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容易表达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对生物课程的热情。对于在学科学习方面仍处在迷茫当中的学生,也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效果,有效达成教学效果。同时在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三、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教师要想办法拉近与学生的关系,避免学生产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果学生对一位教师有偏见,往往因而产生出对这位老师的学科的抵触,最终不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十分必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人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容易通过感观知觉去接受外界信息,而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就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四、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正是说明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所以首先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为他们树立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形象。教师的自信心来源于不断的自我磨炼与提升以及良好的心态,而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课余生活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环节。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证明自己,也可以通过课余活动提高自信心,培养良好乐观的心态。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人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习的关系,更是朋友。
五、善于创造情景,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致力于初中生对生物课程兴趣的培养。初中生物课程本身会涉及到一些小实验,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师生感情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讲,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入和创设情境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引入小实验,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初中生物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想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教师自身要善于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情感方面,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要突出师生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要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为了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充分利用“生物”的特征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创新的授课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学习,让学生在浓厚的学科氛围中进行学习,最终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的角色定位需要作出转变,采取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科学习,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相关信息。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变革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尹新梅.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4)
[2]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 马艳雯.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1)
[3]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初探[A]. 臧周明.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一)[C].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