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创设直观情境 提升思维能力——浅议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创设直观情境 提升思维能力——浅议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作 者:胡春霖 (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100)

摘   要:自历史新课改以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命题评测,都很重视史料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侧重史料的解读与阐释,缺少规范的史学研究方法指导和系统的史学理论。下面我们对史料教学为论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定义;作用;策略

引言
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几乎每一节历史课,都会有史料教学的环节,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试卷中将越来越显著。几乎可以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
一、史料和史料教学的定义
什么是史料和史料教学?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在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以各种方式遗留下来的有关他们的行动和思想的痕迹。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实物史料和口碑史料,从来源上可分为第一手史料或第二手史料等。其中实物史料又可分为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如书籍、档案、文件、文物、遗址等。而口碑史料指历史事件经历者的叙述或者转述,或是后代用口头方式流传下来的对英雄人物、习俗的陈述等。
史料教学,就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处理、加工,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史料的收集、选择和运用三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首先,老师选定需要研究的历史主题,然后搜集能够说明研究主题的相关历史资料,如纸质版、影视版或实物资料等,再精心设置提问环节和讲课内容,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完成史料教学,其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直接、主动参与发现、处理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有效的历史信息,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二、史料教学的作用
(一)增强历史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课堂活动积极起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利用多媒体、影视播放或展示实物等手段,可以直观的体会历史场景,把多彩、有趣、感人的史料展现给学生,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影片,就更好理解掌握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给学生一种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和情感体验,从而给学生创设出了直观情境,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进而思考:中国为什么这么落后、如何改变落后面貌等,由此让学生关注起自己国家的命运,形成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真实的史料教学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教育,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加强历史责任感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适当引用古人的原始词语和古籍的原始文本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体现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因为一般教材往往限于篇幅或其特有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背景知识,而史料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了这一缺陷。在与学生一起解读材料的过程中,既提供了历史情境,使学生从材料中获得历史信息,同时学生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渐渐就会形成一种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这样才可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四)形成历史创新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鼓励学生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合理分析教材,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新思路,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
三、史料教学的策略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怎样能更好的利用史料进行教学呢?
1.去哪里寻找合适的史料
充分运用教科书已有的史料、从历史专业著作中查找资料、从历史专业论文中寻找资料、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史料、从高考试题中撷取史料、从我们的生活中选取史料等。面对这些史料,我们应该如何选取呢?怎样才能把它们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呢?历史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史料的具体类别,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能力使用不同形式的史料进行分类教学。
2.在课堂中利用图片等直观史料给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图片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帮助学生“看到”过去,直观历史情境,为学生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比比皆是。甲骨文和竹简等文物,历史地图,漫画和数据图都是历史资料。例如,和学生一起研究抗日战争的内容时,可以引用漫画家张伟于1946年写的“十五岁的童话”。图中有三个主角:张学良,蒋介石和“日本狼”,“日本狼”使中国东北笼罩在黑暗统治之下,带着指挥刀的张学良想带领军队抵抗,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阻碍了这一行动。这个直观的漫画使学生们加深了对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件的理解。他们从“日本狼”的眼中感受到了其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张学良向前倾斜的姿势和表情体现出他祖国被占领的愤怒。从蒋介石严厉的面部表情,表现出他作为执政者做每一个决定的谨慎。在获取,分析和展示漫画有效信息的过程中,学生探索了历史漫画的内涵,增强了情感体验,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
结语
因为历史无法重演,学生无法回到历史的时空中真实地体验并感知历史,因而教师只能借助前人遗留下来的痕迹,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尽最大能力去接近历史的真相。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 宋羿竺.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9(02).
[2]链接历史图片,优化教学辅助手段[J]. 朱祝军.  中学课程资源.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