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化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完成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在小学阶段,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情境;作业;情感
前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去调整教学方式。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针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语文学科理解能力的提高去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素质水平提高与现代教学思想的使用,帮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爱上语文学习。
一、借助情境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能够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中的表达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结合在一起。在设计教学时,吃透课本内容,创设对应的情况。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之前先感受学习内容的文学美与情感美,才能促进学科审美意识的建立。
例如在讲解《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特点,借助必要的道具去创设课堂情境。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拿起一张纸,将纸卷起来。让学生透过纸卷起来形成的孔去看世界,维持两分钟。之后,问问学生刚刚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利用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坐井观天”一样的小青蛙,有助于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要表达的内容。每一节高效的语文课,都不应当结束到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情境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与审视生活的能力,将课堂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促进语文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像在讲解《农业的变化真大》时,在课堂要结束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现代化农业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开拓眼界,走进他们并不熟悉的农业世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观察欲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结束之后,深入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中的农业与农业中的技术。在看到实践现象后,产生“这个我学过,这个我见过,这个我知道”的想法,这才是一节高效语文课应当有的效果。
二、突出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
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服务,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教师要积极利用分层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每一位学生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持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活动方式的调节,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结合能力强与弱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水平区分设置。在讲解《观潮》这一课时,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的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有致。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且乐于表达的成长阶段。但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对于文章中所描述的钱塘江大潮景象,没有对应的生活经历。教师要多方面结合学生情况,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对于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和文章中的比喻句。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想象,能够有条理地说一说潮来时的具体情景,理解作者写作顺序与观察的方法,体会钱塘江景象之“奇”。用不同的目标引领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进步。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合作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合作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氛围中不断开放个人思维,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手段。大家的一同分享与友善讨论,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像在讲解《纪昌学射》这一则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一起理解寓言故事的涵义。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以合作的方式,借助一切手段,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突出学生地位,保障课堂学习氛围的优化。
三、优化作业设置,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作业设置要适量。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较大,小学生的学习竞争也很激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倡导教育减负的今天,适量的作业才能帮助小学生快乐学习。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丰富学生的语文见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促进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效积累与使用,需要教师关注作业量。急于提高学生成绩而采取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人思维的优化。讲究循序渐进,重视针对性作业的设置,才能帮助学生进步。像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设置“将古诗词中的美景描述给家长,故事讲解给家长,然后背诵古诗词”作为作业。而不是让小学生将古诗词抄三遍五遍。
其次,作业设置要有趣。小学生爱玩,“不爱”学习。枯燥的课堂内容与作业形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设置趣味性的作用,在课下,用作业抓住学生的心。像在讲解《秦兵马俑》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假设兵马俑都复活了……”的想象性写作作业。让学生将阅读学习拓展到写作,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由发展意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升级。
参考文献
[1]陈立梅.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138.
[2]常天林.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营造研究[J].学周刊,2019,(20):38.
[3]莫小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文存阅刊,2019,(8):91.
[4]金广杭.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