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如何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作 者:宋颍涛 (河南省工业学校 45001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改革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教育领域进行深刻的变革,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安全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并付诸实践,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在新一轮教改中起到重要作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既是教师又是研究者的双重身份,给了教师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创新研究

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是对课堂及教学活动的探索,也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旨在通过建立课堂教学与教学理论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想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提升,就必须注重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这既是对教学水平提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科研发展的重要突破。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提高我国综合教学水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孜孜不倦的教育教学研究。
一、当前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误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科研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而自己只需要将课程上好就没有研究的必要。部分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则对研究充满轻视,认为即便缺乏研究,同样能将课程上好,能提高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而部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则认为教学尚且无法完成,搞研究是浪费时间。在错误的认知观念影响下,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教学效果三者相互独立,在缺乏正确认知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不重视教育教学研究,相应的研究能力相对较低。
在科研活动全面开展的过程中,科研过程变得形式化,许多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做不到脚踏实地,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教育科研变成学校作秀的幌子,流于形式的科研成为摆设,沦为应付检查的工具。许多学校片面注重科研课题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上的把控部分教师,追求立项课题的级别,而忽略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在这样价值观念的导向下,许多教师研究目的过于功利化,写论文只是为了评职称机长素材,做科研只是为了面子工程,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教学实践的实效性并未得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不了科研实践,这对教育教学研究发展毫无帮助。
二、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策略
1.以实践教学课堂为主战场
教学课堂作为教师研究活动的源泉,以教学课堂为主战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研究,这是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善于反思与总结,在教学活动中,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举个例子,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思考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在学习新知识可能出现何种情况,当知识难点讲解时出现偏差该如何纠正等等。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诊断,在教学过程中收集成功的案例进行回顾梳理,通过反思和剖析找出规律性的内容。以实践课堂为主,战场是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策略。
2.注重学术教学与多方合作
教育教学研究本就是开放的,对待相同的问题,不同的教育工作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常见的学术交流方式教育论坛、家长对话等等,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面对困惑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才能实现科学化的研究,这就依赖于教育专家与学者之间的论坛交流,从先进教育工作者身上寻找思路。在与同事交流时,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在备课遇到问题时,通过多角度交流与典型案例分析来解决问题、拓展视野。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家长与教学活动的契合度,让学生在课堂与家庭的双重影响下提高学习效果,而教师也在与家长对话过程中寻找教学方式的创新与突破。
3.注重总结提升,形成多样化研究成果
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需要形成理论层面上的论文或研究报告,在研究成果总结过程中,教学与研究需要紧密结合,不一定要形成新的理论,但是要注重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改革。通过研究的总结,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呈现,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具制作,无论是教学随笔还是经验总结,这些都体现在教师的研究成果,也是教学智慧的结晶。着眼于时代的发展,立足于学生实践,教师不仅关注论文发表数量,更重要的是考虑是否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创新,形成多样化的研究成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当前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误区,正确认识教学研究活动。以实践课堂为主战场,注重学术交流,通过总结,形成多样化的研究成果,将教学研究应用在实践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守敏,郑岚.论中国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表征样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2]付丽和.教师教育教学个性相关概念辨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