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其实是老师在学生和书本之间的话语传递,老师需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教师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性,以跟上时间或节省时间。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读书,阅读以及理解知识,发散大脑思维、来提高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用到的地方。阅读从小就开始入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现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下,阅读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阅读耐心不足,或期望值低不受课本吸引、个性化阅读方向偏离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为后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启动后,我国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并且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小学的语文阅读在教学上一直存在着些许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阅读没有耐心、老师课堂枯燥让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阅读方向偏离没有及时引导纠正。鉴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根据启发式教学原则,问题应该向学生开放,鼓励他们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一、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1.阅读就在身边
阅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平时看个报纸,看本小说、题目题干,都需要理解题意,这些都需要用到阅读,而小学是我们打好阅读良好基础的第一步是把基础打牢了,当然阅读不仅仅限于读书,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如抄写古诗词中唯美的句子,写一些文章读后感,提供优质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个性化阅读
现在社会不同,文化交流越来越容易,古今中外,在网上都有的查,而且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老师可以辅导学生让学生的阅读方向轨迹正确,但是不可以约束思维,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疑难杂症"
1.阅读耐心不足
小学生本就多动好学,好奇心也重,对枯燥的阅读大多没什么兴趣,除开课堂45分钟学习时间,大多数学生都不愿去主动触碰书本。老师大都使用网上理解能力的培养.再说,教案的答案普遍冗长繁多,学生记忆不够深刻,知识停留时间短。
2.阅读枯燥无味
教师在课堂的吸引力不够,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且现在教学普遍为应试教育.没有重点说去培养学生,让学生都困在各种条条框框重,无法跨越,局限了学生的自我发挥想象力,显得枯燥无味。
3.阅读方向偏离
学生自身对阅读的方向有所偏离,很多老师对于学生规矩过多,"只准看文言文,只准看诗词歌赋",其实这些都会让学生自我在选择阅读方面缺失兴趣,还有一种是教师理解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可能导致学生对阅读随意,即使课堂活跃上去了,但对学生阅读理解上没有一点点帮助,岂不是得不偿失。
三、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1.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小孩子的耐心是需要慢慢磨练的,老师更应该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与自己交流意见和讨论问题,利于课堂气氛的活泼。可以根据他平时的喜好提供相关书籍进行阅读,从而产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他在语文阅读上提供帮助,增加阅读理解力及知识面。
2.提高课堂活跃度
第二点说到的吸引力不足,其实现在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知识面去局限学生们的思维意识,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蜻蜓点水的教课模式。当然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去追求让学生得到自主,释放个性而忽略了阅读选择中文字内容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整个课堂中讲课生动、有趣,并在短时间内拓展讲课内容,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现在教学模式需要发生改变,不能一直是老师在讲,学生也要在课堂上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论对错,及时给出正确的指引,多多鼓励学生,通过师生的互动让课本不再只是课本,也是打开老师和学生的一把钥匙。
3.启发式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遵循启发式教学。不能老师一味的输入,学生们却无所适从,偶尔老师可以通过互动环节,来促进学生对课本的掌握度,当然老师必须认真备课,深入了解课本,掌握文章的整个色彩情感把握,这样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心中所想,但整体方向还是要老师把握好,所谓金城所致金石为开,相信学生在老师耐心的辅导及陪伴下重新认知阅读的重要性。
4.鼓励学生
我们在处理学生的评价及问题时,应以客观判断 ,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语文阅读后对题目的答案并不固定的,可以多角度发现问题,但不能偏离本质,有问题也要及时纠错。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也就是及时指出错误的方向,引导正确路线并鼓励学生。
结语
以上内容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简要分析及阐述,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难题,这也需要老师们共同探讨,提出问题到思考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以坚定教好学生为基础,做好教学知识储备,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学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董维妍 . 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649(29):111.
[2]李玉芹.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6(10):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