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浅要分析,然后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阐述,希望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情境的创设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应用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发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对目前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对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探究[1]。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还依然在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或者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直接进行真题训练。这种以往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发展,语文知识内容本身的感染力、情境性也没有被体现出来。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倡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对知识内容进行讨论、探究,但是当前的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计划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2]。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多媒体等形式创设语文教学的情境
目前大多数小学教室中都有着多媒体设备,能够通过图片、视频将知识内容直观的体现出来,而音频的播放则能够烘托相应的教学氛围,进而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的作用[3]。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中《少年闰土》为例,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在课前教师就要介绍一下这部短篇小说的创作背景,这样能够避免由于背景的复杂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疲倦、乏味的状态。所以,教师就可以应用图片、视频,展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下衰败的中国农村,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民生活受到压迫、摧残。然后通过压抑的音乐对氛围进行烘托,学生就能够理解到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创设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境
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递介质,而教学则是教师、学生通过沟通交流产生的一种知识传递现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语言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中《桥》为例,本文通过描写一位老共产党员在面对洪水来临时,以自己的威信,冷静地进行指挥,帮助受灾的村民脱离危险的故事,赞扬了老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能够心系群众、沉着冷静、先己后人的高尚品格。这篇课文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洪水的描写,体会到洪水的肆虐。教师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之前,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对于洪水,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文章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去寻找课文中描写洪水的细节,同时对作者所描述的情境所感染。
(三)借助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是创造情境最为直接的办法,通过学生对课文中角色的模仿,学生就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同时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所表达的台词,就能够成为学生进行思考的引子[4]。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中《小英雄雨来》为例,课文主要讲了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李大叔,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该篇课文以人物之间的互动为主,同时文章中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值得学生进行学习。若是学生单纯地进行阅读,那么必定难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内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各个角色,然后将其中的主要情节进行演绎,同时要体现出鬼子的残忍、残暴的性格。通过这种方式,雨来的这个英雄事迹故事就能鲜活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无论是旁观者还是扮演者,都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可综合使用
情境创设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某一种,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结合实际情况,将这些方法进行灵活应用,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趣味且直观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内容进行自主探究。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中《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影视资料、音频的放映,烘托出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园中的景观在建筑上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看出侵略者的贪婪、凶残?”最后,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整套教学流程下来,不仅将学生带入了教学情境中,课文中的宏伟、壮丽的圆明园也好似在学生的眼前“活”了过来,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自然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五)运用画图的方法,创设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境
画图法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文基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进行画图,进而创设语文教学情景,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无味、单一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5]。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中《春夏秋冬》为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以一年四季的景物特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如果教师在课上单纯地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学生对知识点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教师要运用画图法来进行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四张自己眼中四季的图画,在画图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将教学内容一点点讲解给学生听,这样学生通过想象、理解和动手来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就能够对四季的变化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存的诸多问题,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其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慧敏.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小学), 2017(9).
[2]刘秀媛, 刘秀珍. 试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 2017(19):134-135.
[3]王巍.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课外语文, 2017(2):74-74.
[4]付小恩.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锦绣, 2017(6).
[5]朱玉萍.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祖国, 2017, 3(8):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