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从快乐主题阅读出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借鉴中外阅读教学的先进理论及实践经验,依托现行部编版小学低年级教材,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主题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非常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如何完成课程标准中阅读任务?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本人通过主题阅读一系列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主题阅读及一方面已语文教材中单元主题为主线,整合课内外美文以一篇带多篇课内多篇课外多篇整本阅读阅读方式,丰富学生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关注文本特点,多角度,多层次梳理,运用,读写联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经典诵读
在主题阅读活动中,首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诵读,再为此,我们学校在早晨,中午及课前三分钟开展了古诗、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文化诵读活动。在诵读中讲究音韵和谐平仄,让学生发现诗歌节奏点,让学生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感受经典文独特的音韵美。
在诵读活动中,鼓励学生思考,促进其自主发展。例如在诵读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时.让学生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听到长风在玉门关吹响的声音,从风声中聆听到诗人的心境,理解诗人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在诵读活动中,把音乐引入诵读教学,用曲调唱古诗,让学生集体视觉体验,音乐,享受语文学问与一体,从而感动、打动、激励孩子。学习强国平台中的最美诵读,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曲,贝瓦儿歌等音乐平台Dodo,被教师将相应歌曲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也可以选取更契合课堂氛围的旋律来凸显,是的,经典的意义,让学生在听旋律场经典之余背诵和理解经典也水到渠成。
舞蹈更是对乐曲的升华,在经典诵读中,我校将经典改编成舞蹈,例如《采薇舞》《游子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记忆,还提高了学生整体协调等综合能力。
通过仿写带动学生的理解。让经典从永生的渲染到无声的明显,从自然的歌唱到律动的舞蹈,最后表现为真实的流露,从而情动而辞发。例如,一位低年级学生在诵读了《悯农》之后,做到了悟其情,于是自己动笔写下了《拾麦穗》:“太阳像个大火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蹒跚着/忽然停住了脚步/慢慢弯下腰/伸出枯枝般的手/小心翼翼地拾起了/一粒麦穗/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在从学经典到学创作的过程中,诗歌成为学生心灵沟通的途径,情感表达的窗口,这样的创作中学生可以享受到乐趣,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
二、快乐主题阅读
快乐主题阅读依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主题主,课外阅读引入课内教学,同时带动多篇课外阅读,开发了以读带读课,读写联动课,整体识字课等多种课型。
(一)整体识字 单元整合
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例如猜谜语学“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编故事学“能”字,“熊哥哥对熊弟弟说你怎么穷的连熊掌都卖掉了?”……这种寓教于乐的十字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联想力,也为学生在形近字的困扰上提供了一些辨析的方式。在识字比赛中经常听到学生真好玩,真有趣,就这样,学生在哈哈大笑中,对字形记忆更加牢靠,让教学更加高效。同时,运用整体识字表晋级,课堂果果习字软件,课下运用跟我学写字软件,加上音乐渲染,评价展台,书法考级,阅读汉字的秘密《说文解字》,寻找字的本源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让学生学习的更轻松。
(二)以文带文 读写联动
以文带文课,是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文阅读。例如我校在语文课春天主题单元里,让学生在获得常规教学内容,同时选取了多篇描写春天的相似文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些文本内容和形式多样,可以让学不同角度感受春天,与此同时,教师还根据语文主题单元教学需求开展主题式阅读,为学生推荐大量以春天为主题的诗歌、书籍,让其从中选读,比如,诗歌《春天在哪里》,书籍如《繁星春水》,绘本如《遇见春天》《14只老鼠去春游》《春天什么时候来》《一粒种子的旅行》等故事,从而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感受不同视觉的春天,获得更更丰富的春天的经验。同时还进行跨学科进行综合实践阅读。随着科学,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随后融入,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开展跨学科阅读,比如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讲解《种下一粒种子》时,引导学生种下一粒种子,引导阅读《一粒种子的旅行》,并写下《我的植物朋友》等观察日记。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第五单元《动物王国》中,教师就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版《昆虫记》以科学的角度去探索春天的昆虫。美术课中,教师结合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然笔记创作,凸显跨学科的阅读里阅读的课程整合。遵循了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学生“很自然地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习惯,他们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在统整式的学习中得到浸润式地的培养。”
习作教学,低年级叫做“写话”,新课程强调小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表述。阅读生活为习作提供源泉。学生看的书多了,加上丰富的阅读活动,如标注好词好句,仿写,等身高读书活动,阅读小报,阅读绘本,每晚阅读半小时,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分享,亲子阅读家庭评选颁奖,寓言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社团活动,图书漂流卡,图书捐赠活动,就自然成了写话的兴趣。自然中的日升日落,四季更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教师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都成了习作的素材。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孩子习作的源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我校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学习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组织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希沃白板研修5,录制微课,争取尽早地为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插上阅读思维的翅膀,激发孩子阅读的想象力,让农村低年级留守儿童孩子阅读之花开满人间。
参考文献
[1]张仁贤.2019,《卓越教师的关键能力与素养》丛书,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2]王红梅.2018,《全脑语文:以思维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南京出版传媒集团.
[3]刘宪华.2018,《新语文主题阅读》,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