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思维导图下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下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 者:罗 雨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 617000)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首要途径,阅读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上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部分初中生在参与阅读教学时无法正确阅读。因此,本文以部编版初三语文教材为例,对基于思维导图下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给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小说阅读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快速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形成优良的语文阅读习惯,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但实际上,学生往往只能听从教师讲课,自己在脑中对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学生很难将已学的知识有规律地进行记忆,而且遗忘程度较高。
一、基于思维导图下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的意义
初中生很难将知识点进行有效分解,而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模拟人的思维模式为主的逻辑图形。人们可以将思维中混乱的思绪归纳为一个点,然后以这个点为中心划分两个及以上的分支,不断对这些分支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直至将人对于中心点的思考尽数写出。思维导图的内容价值可缩放、可宏观,一切都以书写者的逻辑思维为主,具有一定自由特性。 如果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正确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基于思维导图下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的措施
(一)教师示范,归正学生思维导图创作方式
在课前阶段开展的思维导图绘制,是建立在学生没有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预先示范如何正确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利用纠错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印象。最开始教师需要在教学重点环节内提醒学生填补思维导图,一般到后期,学生就能明确语文阅读课堂中的重点,也就能自动、自觉地按照课堂重点和课文的行文脉络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时,就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首先,教师需要绘制完善和美观的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的逻辑顺序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对课文中 “我”和家人最开始对叔叔于勒的态度,到知道于勒赚了大钱之后的态度,再到发现于勒只是游轮上卖牡蛎的船员时的态度进行分层分析,其次,教师需要提前为学生规划好与当堂课文相关的思维导图中心点,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代替课堂笔记,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中心点就是“我”和家人情感的变化;最后,教师讲解课后习题时,应先要求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逻辑做题,当学生找不出答案时,教师应再次公示自己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自主查看思维导图之间的差别,继而让学生对点和点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地记忆。
(二)小组协作,高度活跃学生语文阅读思维
当学生已经自主进行创作,也收获了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重要思路时,教师便可以直接让学生完全自主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将某一班级的学生以四人一组进行分组,使用思维导图绘制竞赛的形式改革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小说阅读压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竞赛中熟悉思维导图,活跃学生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解《范进中举》这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就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文章分析。首先,让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对组内的各人职责进行分配,比如谁对文章进行划分,谁记录小组成员讨论结果等。在此期间,教师只负责选定课文内容,中心点设立工作由小组长全权负责;其次,课文确认后,小组长直接与成员进行讨论,确立小组的研究方向,比如屠夫在范进中举前对他的态度以及范进中举后对他的态度等;最后在分组展示的过程中,可由小组长单独进行讲述,也可以由不同负责人进行讲授。思维导图绘制最快、思路最清晰的,则可评选为当天的优胜组,优胜组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梳理出《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还能高度活跃学生阅读思维以及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更加主动的情况下参与阅读学习,掌握正确阅读的思路和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
(三)及时巩固,利用思维导图复习所学知识
将思维导图用于文章复习,可以全面梳理所学知识点并提高记忆持久性,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复习时针对众多知识点,为避免思维混乱,可采用关联性思维绘制思维导图,以关联的方式呈现出零散的知识点,建立学生知识点的空间感以强化记忆。
例如,教师在完成《孔乙己》的讲授后,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温习。从思维导图的开头文章作者开始:“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呀?他在文学上有过哪些著名成就?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在学生完成对作者的复习后,教师再顺着思维导图往下,对文章脉络进行复习:“同学们,作者在开篇是怎样引出孔乙己这个形象的?孔乙己在作者笔下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紧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回顾:“同学们,是什么造成了孔乙己如此悲惨的人生?如果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们会如何与命运抗争?是什么造成了当时时代的黑暗?”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对当时读书人的窘境感同身受。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明确学生对于小说的复习方向,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三、 结语
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时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辅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还可以减轻部编版教材带给教师的教学压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索月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21):53.
[2]黄丽珊.思维导图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2):51-53.
[3]侯志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文章阅读审题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8(02):112-113.
[4]胡轶文.“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