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阅读经典名著,涵养儒雅少年——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之思

阅读经典名著,涵养儒雅少年——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之思

作 者:刘秋霞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十六中小学校 617000)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典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经典名著的理解和分析能。然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以改进,所以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就是本文要重点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经典名著;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

前言
中外经典文学著作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而这些文学著作中,终究也是需要精挑细选才能入选课本。现如今,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已经是初高中乃至高等院校汉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要阅读的名著要删繁去简,保留其精髓领悟其要旨,明白读懂每部著作传递出的情感价值以及人格魅力。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以下深刻论述,希望可以培育儒雅少年。
一、培养兴趣,自主选择喜爱的文学著作
在初中教育中,要学会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对学习的兴趣,要学会因材施教,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各有个性,教学育人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强迫,对于文学著作,更应如此。犹太人在册本上滴蜂蜜让儿童去添,让他们知道书籍是甜的。对于刚会认字不多的初中生,就要推荐他们阅读一些篇幅较短,言简意赅,剧情丰富多彩的名著,这样才会吸引好动,好奇心强的初中生。
例如,英国小说之父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为了的航海梦想,而坐船穿过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在海上经历了艰险,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独自生活,经历了28年才返回了自己的祖国。这种剧情会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进而想了解后面的剧情而读下去,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也会让学生们体会到其中传递出来的不畏艰险,敢于面对努力活下去的精神。再例如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白话文很难读懂,就应该选择简化版本,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更能引起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和持久力,其中的典型例如“女儿国”、“真假美猴王”、“大闹天宫”等,精彩的剧情引人入胜更能培养兴趣。
二、与时俱进,网络多媒体与阅读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着人们的生活更加信息化和网络化,而在日常教学中,网络多媒体的应用对深入开展教学工作的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多媒体对于名著阅读的影响,不可谓之无不深远,经过网络技术的发展,课堂多媒体仪器设备的使用也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给学生们展现出他们从课本上了解不到的知识点或者文字图片,延伸对语文课文和文学著作的理解,通过网络多媒体,学生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了解写作时代,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名著著作。
例如,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片段,如果只凭名著中的文字,是很难描述出当时武松是如何打死吊睛白额老虎的,而通过课上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段,可以让学生们不但通过阅读来了解武松打虎,更能通过视觉的冲击来进深入了解武松的勇猛等精神。阅读名著,不能只通过书本,也可通过网上进行阅读,更能在网络上发现与名著有关的更多奇闻乐事,所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相结合,才能更好地 激发学生们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不至于产生视觉疲劳厌烦阅读。
三、巩固感受,组织阅读名著读后感写作
古往今来经典名著数不胜数,而传递出来的中心思想和文学价值,情感诉求又各不相同,不能以偏概全,要想弄清楚名著中所传达出来的中心思想,那就需要我们对名著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否则一旦读过去,过去几天也就忘得差不多,只有对所阅读的名著进行读后感的写作,把 自己对本部名著著作的理解和想法写出来,并交给老师进行批阅,这才算是真正进行了名著的阅读,深入了解到了他的中心思想。老师也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下他说阅读的名著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勇于进行名著的讨论,对中心思想进行概括。
读后感也是对剧中人物性格品行的概括,例如,对《西游记》,人物性格的概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总体西游记传递出来的精神与长征精神很像,但是深入了解《西游记》以及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时代背景来看,就又是另一种读后感,对于初中生来说能领悟第一种读后感就足够。学生们的读后感也应该与此相像,如果与此精神不符,那就是偏离了本部著作的传递出来的思想价值。读后感才是阅读一部经典名著最需要做的一件事。
阅读经典名著,领悟文化底蕴;经典名著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主要在于他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充满正能量的,是欣欣向上的,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思想的,可以端正初中生对于传统文化文学著作的态度,身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学习经典名著,经典名著,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是值得去深究的,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知识获得力量,这才是学习名著的目的,也是老师应该带领学生们所要进行的学习。
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经典,从各自的特点出发,阅读经典,相互促进,一起进步。语文教师通过对经典的深层解读,联系学校实际情况,为学校编写出适合本校发展的经典教材,促进经典阅读方案的实施,培育儒雅少年。
参考文献
[1]陈东飞.经典名著阅读让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更有效[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2):26-28.
[2] 王奎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名著经典阅读效率的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7):101.
[3] 崔华阳.初中语文教学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4):38.
[4] 戴艳梅.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尝试[J].语文教学之友,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