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大学物理教学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 者:高林虎 (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 466001)


         [摘 要] 从当今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出发,找出当今大学物理理论教学与专业课程难以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一定要搞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工作,做好实验教学以及评定工作,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物理整体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物理  教学模式  衔接教学

引言
       如今,我们正处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各院校所培养的物理类人才,不仅要有对物理科学的理论知识,还须具备对知识的科学探究能力,很强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大学物理理论和实验教学都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加强物理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物理教学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1.1  大学物理理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上就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教师为了学生的升学,通常把教学方式分为“课堂听讲题,课后去练题,考试就答题”。所以,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但是大学物理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研讨,自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大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很高的要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和环境,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也影响到学生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而大学物理作为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直接影响到随后要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所以不但影响着大学物理基础课程,还会影响专业课学习。
        1.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很多师范院校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角色,不重视实验教学基本规律和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绝大多数实验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出现“重知识,重形式”现象。验证型实验较多,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较少。由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都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学生之间存在抄袭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的现象,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二、针对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2.1  重视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教师应了解学生在高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中学与大学物理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就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教师在大学物理第一堂课应将把学习大学物理的目的,教学计划,成绩评定方法等告知学生,同时告知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并且教师介绍一些相关预备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物理教学。
        2.2  掌握优化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我们知道,现象是物理学问题的源泉,概念和原理是物理学的骨架。为了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掌握规律,应该要求学生优化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为此,首先要把物理概念和原理放在现象、物理学史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这样既了解物理学家当初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思索与创新,又学懂概念和原理的实质和适用条件;然后要学会运用概念,构建规律,发展知识;最后要能够运用概念、原理解释客观现象,即要有一种论理能力。
         三、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3.1  转变教育思想,改变师生对实验的观念。
         首先,实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脱离了实验只讲理论,它的实践性就无法得到体现。尤其在第一节实验课中就要体现物理实验的魅力,要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物理规律。那么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此外在实验教学中还应该考虑到如何讲和做,如何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教师可提问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而最终得出正确的规律。这就可使基本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也培养学生的“质疑”和“解疑”能力。
        3.2  完善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两个方面的检查和评定,科学的考核方法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而且是促进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实验考核可采用综合评定方法。每个成绩细分为六个标准:实验预习10分 实验操作35分,实验结果10分,实验报告25分,实验讨论10分,实验纪律和卫生10分。(当然根据不同的要求这些分值可以适当的调整)最终的实验成绩由每个实验综合而成。这样不仅可以科学的考核学生成绩,而且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实验中的每个细节与规范操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实践证明重视中学和大学物理知识的衔接教学,掌握优化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物理学是以实验和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理论和实验结合的科学。因此物理学绝不能脱离物理实验。通过实验,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学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并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实现了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三慧.大学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2-27.
[2] 马文蔚. 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4-28.
[3] 李新乡等 物理教学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4] 杨雪峰.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材编写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5] 郭建军  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物理特色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6] 韩桂华  大学物理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
[7] 何根基,李永辉.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