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

探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

作 者:黎 璐 (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 425000)

摘   要:数学在初中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思维逻辑较为严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一直都是教育学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入手,重点探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发展现状;方法策略

数学教学效率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效果之间的比率。老师的讲课方式与学生的理解程度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进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结构严密的学科,很多数学定理抽象性较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略这个问题,经常是先讲定理概念,后将例题。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跟得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学生不理解数学定理的具体含义,因此很难对定理进行内化与应用[1]。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学的发展理念强初中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与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仍旧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较低。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以自己讲解为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得不到培养。除此之外,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的内容相对有限,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相对较低。
(三)过度强调成绩的重要性
目前教学中,老师、学生、家长都过度看重考试成绩的重要性,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但是多忽略了新课程标准的发展要求,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学习难度增加,学生除了上课听讲,课后还要形成良好的复习与预习习惯。老师可以为学生下发相应的数学导学案,学生在完成预习工作后,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完成会做的题目,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标出来,老师在课上讲解时,重点听讲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课后,对老师讲过的知识点进行再次的复习,如果仍旧有不会的地方,要及时的向学生或老师请教。当一个单元的知识学习结束后,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因为数学知识内在有一定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可有效加强学对课堂知识的内化与巩固[3]。
(二)创设情境,多元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数学课本,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定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学生在学习之初很难理解“负数”的概念,老师可以在课前制作红绿两种颜色的数字卡片,红色代表正数,绿色代表负数,让学生抽卡片自己判断大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会有理数的加减法。利用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穿插提问环节,提问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教学之间的距离,如果问题难度较大,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在课堂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老师要注意引导,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4]。
除此之外,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几何证明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将相应的几何图形展示出来,结合几何图形进行讲解,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三)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传统教学中,老师以成绩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样的考核方式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考核中增加过程性评价,如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果学生的课堂表现较好,老师要给予肯定,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总之,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优点要积极肯定,对于学生的缺点要加强引导,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5]。
(四)分层次的布置数学作业
课后作业可以有效巩固课堂教学,但如果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就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老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分层次的布置数学作业,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完成提高题与拓展题;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完成提高题的基础上试着完成拓展题;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础题的情况下,试着做一些提高题。分层布置作业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可有效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这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作为学生而言,在课下要做好相应的预习与复习工作,在课堂上需要认真听讲,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解决。对于老师而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尉尚雄.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甘肃教育,2018(02):63.
[2]杨晓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27.
[3]安恺祥.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49.
[4]王中恒.初中数学教育现状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J].学周刊,2016(20):218-219.
[5]田冬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