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作 者:黎 璐 (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 425000)

摘   要:为了有效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的质量,我们不仅注重在教学内容上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研究,而且注重对数学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指导,加强数学道德教育,实现数学道德。数学的重点是数量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学科中的重点,我们必须注意数学课上德育的渗透,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展开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初中数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践加强了德育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中学数学教育和教学的运用也要求教师将德育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该项素质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使得学生对生活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积极的看法,最终使学生能够进入社会并成为拥有文化、有道德和有素质的年轻一代。因此,学校不应忽略德育在当前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而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去[1]。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其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数学课堂中德育的合理传播。
(二)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顺从国家素质课程改革的要求,要合理在课堂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必须在数学课程中不断探索德育文化,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德育文化,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使得国家素质课堂教育的改革能够顺利完成。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中学生,初中数学的内容相当无聊、抽象从而十分容易就会引起学生负面的学习兴趣。如果您是初中数学的教师,那么合理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才能保证数学教学课堂内容的丰富。本课程的内容将引起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德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加强德育和数学教育活动的联合[2]。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教育是一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家庭生活的教导,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以微妙的方式得到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这一点,必须谨慎以身作则,从而在数学教育和日常校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教育。例如,在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要使用尺规绘图来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用学生的尺子和圆规,同时当教师归还的时候,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示感谢,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绘制标准步骤,还可以在教师的文明语言中学习到当别人帮助到自己时要学会感谢。另外,在教学尺规绘图时,教师应尽量使用黑板进行教学,教师应注意黑板上的书写标准,从而使自己严格的教学风格能影响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教师都得教育学生必须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包容性发展。
(二)将生活元素加入德育教育之中
众所周知的是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作为组织教育活动的数学教师应合理地引入生活元素,并通过将德育教育引入的方法,让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来发现数学的真正魅力所在,从而能够使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例如,当教师组织数据收集的时候,就可以把生活实际中的数据和有关的案例引入课堂,并有效地将其与教学资料进行结合,从而可以要求学生在分析生活实例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文化内涵。当教师将可以显示阅读量的阅读数据展示给学生时,不仅向学生传达视觉读数,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实现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在科学精神的培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更多的辩证思维,并且包含相对广泛的概念,例如图形,功能和轨迹概念,同时算法也可能反映出数学的对立统一,这些方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这部分,教师可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育的时候,充分运用这些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想教育,渗透科学精神。教师讲解新内容时,可以适当地渗透科学思维和唯物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科学视野。例如,当学习“统计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本形式表达统计表格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图表和文本哪种表现形式更加科学。学生在转换后,可以发现统计图表更加全面和具体,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数据。因此,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它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不仅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在选择一种高效方法时要考虑因素,这是科学精神的渗透。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重要性[3]。
(四)利用教学故事来进行渗透
由于初中数学中有很多数学故事,因此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课程内容,把那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数学故事和科学家故事讲述给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创新和探索的思考,进一步全面提高了中学生的素养。当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可以把丢番图的故事讲述给学生,使学生在数学研究和创新中形成正确的意识,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能够形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得学习效率更高。
结束语
中学生的认知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这一水平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数学知识的内容相对抽象,涵盖面广,在数学教学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可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密切联系,从而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教师应在数学课程中要高度重视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林群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2019(14):9-9.
[2]先艳.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探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8(9):0067-0067.
[3]杨晓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2017(26):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