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技工学校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学生安全、学生心理、实习场所分散等问题,作者从学校、班主任、专业指导老师三方面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关键词] 实习生 班主任 专业指导老师 对策
一、当今技工学校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
(1)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虽然现在各学校对学生安全很重视,但学生对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和操作规程、各种安全认识不清楚或不重视;有些实习单位自身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备;实习指导师傅安全意识不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学生一遇到困难及突发事件,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变得手足无措,从而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各种心理现象日益凸显。进入实习后,学生就出现了一个双重身份的问题,既有“学生”的身份,又有“准员工”的身份。但一线工人或杂工的岗位、繁重的工作任务、微薄的收入以及社会对技校学生的不完全认可,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失望、苦恼、自卑、彷徨等心理障碍。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部分实习生对所安排的实习工作满意度降低,消极、悲观情绪明显,有些学生甚至产生逃避现实、拒绝沟通、讨厌工作等做法。
(3)学生实习场所分散。虽然有些专业能实行批量顶岗实习,但也有如会计、电脑等专业的学生的实习场所是较分散或流动性比较强,统一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二、实习生管理对策
(一)统一领导,专门管理
1、实习单位安全调研。实习管理人员要做足实习前及实习期间的实习单位安全调研,这一点对于大批量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实习生的安全实习显得特别重要。实习生管理部门必须在实习前协同学校各专业实习指导老师深入实习单位了解真实安全生产状况,做出实习的可行性安全报告。在学生实习期间,实习生管理部门对于批量顶岗实习生要加强巡视与管理,掌握安全系数,与实习单位协调安全问题,做足安全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在学生实习前,必须通过校内工厂实习或实训、讲座、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灌输学生安全意识,其中包括岗位工作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还有女生自我保护等,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实习前的产生的紧张感、自卑感、自信心、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实习生管理部门应组织大型心理专题讲座是很必要的。
(二)把握思想,班主任管理
(1)提高自身素质。当学生进入实习岗位,他们对班主任的要求更高了。这时的班主任不但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感、保持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对每个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常识,当面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成为一个极有耐心的倾听者、一个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全能型人才。
(2)师生交流要讲究方法、时间、语言、内容,注重效果。
1、交流方法要多种多样。班主任首先要弄清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分类组合进行“因材施管”。可以把实习的学生分成多组,如专业岗位组和非专业岗位组;积极交流型和不冷不热型;工作能力强或工作能力弱等。
2、交流时间有张有弛。学生在不同区域、不同单位、在不同岗位实习,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也不一样,班主任在此时应能任劳任怨,给予学生理解和一份特殊的关怀,适当选择在非上班时间和学生交流。
3、交流语言要随机应变。如是职业语言还是教师语言或朋友式语言,是严厉的批评还是温柔的提醒,是强烈的希望还是委婉的鼓励,是热情洋溢还是平淡简单。有时交流的环境未必都尽如人意,这时候就要求我们通过语言营造一种合适氛围,为谈话顺利进行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创造条件。
4、交流内容要丰富多彩。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工作上的,如是否熟悉工作环境、能力是否提高、对人生目标或前途问题的探讨等;可以是家庭问题,如有的学生会因家庭经济困难或父母身体健康问题而苦恼等;也可以是学生的情感问题,如谈恋爱分手如何处理、和同事闹矛盾怎么解决等;还可以是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如身体状况、青春期心理适应或情绪调整、舒缓压力等。
(三)重视专业,专业指导老师管理
(1)实习前安排好各专业实习指导老师。
(2)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应是“双师型”的,指导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
1、指导学生适应专业岗位,进行职业规划。
“双师型”的指导老师不但能指导课堂教学,还能引导学生专业实践。指导老师也应结合专业岗位实际情况,把专业职业素养、职业心理、职业情绪、职业矛盾、职业困惑、职业信念、职业诚信等适时和学生沟通,让学生心中有底,不至于碰到问题时惊慌失措,无从下手。通过良性沟通,慢慢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树立职业思想和目标。
2、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资源共享。
指导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习记录与思考,还要经常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解决在工作中碰到的难题。特别注意的是,一个学生在专业上碰到的问题可能是很多学生在专业上普遍存在的,指导老师可以把这些问题汇总,通过多种方式共享资源或信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快捷、轻松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互帮互助,凝聚团队力量。
在实习中,有些学生无法在短时期内突破内向的性格,有问题不敢请教,闷在心里;也有些学生不愿意与指导老师沟通、或指导老师无法细心指导每一位学生,在种种情况下部分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较弱。这时可以由了解情况的指导老师出面,凝聚团队的力量,实施学生与学生的一对一专业帮扶方式,由工作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和这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渡对难关。而对于付出帮助的同学,他们在专业上也要不断地学习与思考,专业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付出才会有收获
实习生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让学生在实习中学会适应、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对学校、班主任、指导老师都是一种挑战。“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愿学生在自身的努力、老师的指导、亲人的关怀下,能把握机会,走好自己的路,收获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爱珍.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职业》,2012,(12).
[2]解殿伟.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