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基础教育。相比传统的“口耳相传”的课堂教学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好小学语文基础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具有增加课堂容量、活跃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的功能,文章选取的典型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绎精彩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精彩课堂
前言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符合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喜欢语文课堂教学法。从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来看,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给小学生带来全新的视觉沖击,由于多媒体课件设置贴近基础教育生活,教学中具有实用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章选用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演绎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论述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低年段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教材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图案,一本教材都是漂漂亮亮的图画,深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可以说小学语文一直以来就打造了一套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景语文教材。可见,图片在现今低段教学上尤为重要性。然而基于教材的极限性,语文教师授课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实物投影、背景音乐播放、相关视频播放等能让小学生们以最佳的学习条件可以充分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的语文学习。为此,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演绎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如此,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演绎小学语文的精彩课堂,具体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一)增加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一些教学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识记或理解,仅用教师口语或者在黑板板书不如利用多媒体课件那样高效率,诸如阅读与欣赏课文中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重点字词、文章的段落结构梳理以及课外延伸的资料等这些借助多媒体课件使用省时、省事,且重要的内容可以用不同颜色、字体、下划线等能在多媒体课件中显示出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能丰富课堂信息传递的渠道,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为此,小学语文需要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以满足教学目的。例如,学习列宁的《灰雀》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两个课时就能学习完,在第一课时中,笔者就设计四个环节(部分内容略):
第一环节 图片欣赏,顺势导入
从网络上搜索有关灰雀图片,先让学生对麻雀的样子有个最初的印象,接着就进入课文学习。
第二环节 作者简介、字词积累
作者情况、历史成就等介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复习情况,然后幻灯片展示作者简介内容,加深学生理解)
“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学本课中重要的字词、拼音、意思等以课件不同颜色体现,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例如,“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第三环节 初入感知,首段学习
先让学生在台下自由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小组代表朗读等多种形式)课文。在多媒体幻灯片上出示问题:通过阅读这篇课文的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请用铅笔在第一段旁写一写。待师生分析完后,教师再展示下一个问题:“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点两位学生回答即可,全班学生自习听(看看能需要补充的),最后教师幻灯片展示,借助课件图片再次了解灰雀。
第四环节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教师再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进入生字学习
1、让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课件提示:多音字、形似字等】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让学生起来回答,给大家分享别人好的学习方法。
3、学生练写,让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谁写得好,选择较好的利用投影仪全班投影,供全班同学欣赏。
【提示: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借助生字本,需要注意左右比例协调一致。另外,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第五环节 总结与作业布置(内容略)
在《灰雀》第二课时中,教师制作课件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 听写字词,加强积累
教学本课中重要词语的音、形、义等择机选择省略不同的内容,再随机点五名学生到黑板上根据课件中展示的字词填入缺少的音、形、义内容。
第二环节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详细内容略)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第三环节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详细内容略)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
3、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
第四环节 回顾内容,结束本课(内容略)
第五环节 总结与作业布置(内容略)
以上选自笔者的两则教学案例,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等,由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语文课程富有充实感,从而让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二)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
例如,在学习巴金的《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上课前笔者就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大榕树的图片,然后看着课件播放着十几张大榕树的图片听着名家经典朗诵的课文音频,让学生走进课文,体会大榕树怀抱下的到处是鸟类的和谐共生景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课文优美的文字与现实的榕树画面再现,让学生入情。若这节课没有用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的图片单单靠老师讲解,很难让学生走进文本,自然就不能理解鸟的天堂的美在哪里。待听完朗读音频后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根据课件图片,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用本课的一些词语形容)。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教材大榕树的描写: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教师在课件上提问:课文中描写榕树“大”的语句有哪些呢?教师让学生认真寻找,并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展示如下(要求让学生划线):
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②“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③“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④“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再问:课文中描写榕树“美”的语句有哪些呢?教师也让学生认真寻找,随机两名让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展示如下(要求让学生划波浪线):
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②“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③“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照多媒体课件的画面,理解重点语句。例如,“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教师只有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才能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三)创设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经典美文,小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时,若仅靠中职语文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达不到学习效果,比如《鸟的天堂》不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能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入多媒体时一定要善于创设语文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把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的创设几个口语交际的对话场景。比如,当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吵架时,周边学生该如何去劝说才能让双方停止争吵;当同学向你借一本书,这本书你已经借给其他班的人,可是你的同学一直向你借,你应当怎么办?当妈妈在收拾你的房间,翻看你的日记本时,你该如何告诉你妈妈不能乱侵犯别人的隐私……类似的生活场景,学生或多或少碰见过,那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罗列生活场景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对话。通过模拟场景对话,能加深师生的感情,还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继而达到口语交际目的。
三、总结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渔”,因此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真正以生活化、趣味化的角度来熏陶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老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文选取的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让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生机,更多的尚需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曾凤.多媒体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04).
[2]李安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多途径整合语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3]边树兰.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绚丽多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
[4]杨晓芳.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