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 者:林文浩 (广东省惠东县惠东中学初中部 516300)

摘   要:基于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要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素质教育的原则严格遵守进而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不断的创新,同时确保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尊重,进而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参与性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确保学生个性发展得以有效实现。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并不具备较强的兴趣以及较高的积极参与性,学习效果较为不理想。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围绕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开展需学生需求和能力等相符的课程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策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社会上的知识体系与结构等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换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从事教育教学的教育人员也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进而更好的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提供重要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对学生参与、融入教学活动中也极为有利。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以及体能方面的锻炼都较为重要,能够切实符合新课标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并且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个性爱好的掌握,也能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以有效实现。
一、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构建
基于新课改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以及创新,进而促使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得以实现,帮助学生对体育技巧进行有效掌握并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对体育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强化,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体育学习。但从当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往往是以往单一且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效率十分低下,而对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也不能给予切实满足。
例如:教师在体能锻炼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对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过度加强重视,而学生的个性爱好需求并且进行切实的考虑。一些教师在体能方面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对体能知识进行分类讲述,然后就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选择进而开展相应的训练学习。而在如此的教学模式背景下,学生对自身的体能状态很难进行有效且全面的认知,所以在对训练项目选择的过程中会过于盲目,不能实现体育训练有效性的充分发挥。鉴于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对训练方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而科学选择,确保学生通过相应体能项目的训练能够对自身体能状况以及优缺点等进行全面认知。此外教师在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以及完善的过程中,应围绕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而科学规范化的设置课程结构,进而在此基础上促使其对学生的指导更具针对性,确保体育课程的设置能够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能力相匹配,如此才能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实现[1]。
二、对学生的潜在能力不断挖掘
要想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以有效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行不断挖掘。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还应对课堂开展过程中体育运动的专项训练加强重视程度,进而使得开展的体育训练能够做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性不断提升,更好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自身潜在能力的不断挖掘。
例如: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排球训练并不感兴趣、进而参与到排球训练中的积极性也较为低下,并且学生对排球训练中的击球技巧也不能充分且全面的掌握。一些男学生更是对排球训练产生一种排斥的学习态度,对于男学生来说其更加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往往是足球、篮球等的训练,而面对如此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认真考虑,进而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整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良好运动观念的树立进行一定引导,而不是要求、强制学生如何打排球,应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兴趣还好等进行充分且全面的考虑,如对于对排球不感兴趣的男学生来说,教师在帮助其对排球运动技巧进行充分认知且掌握的基础上,可以以篮球的接球以及传球技巧为引导进而促使学生通过篮球的相关技巧来对排球的技巧进行分析探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性,同时还能极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而更好的进行排球训练,在帮助这部分学生对其自身的篮球爱好进行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促使其对排球技巧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掌握,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2]。
三、对多元评价加强重视程度
对多元评价加强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实现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实施的基础上,也应科学合理的对多元评价进行良好的开展,使得以往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形式得到有效避免,进而使得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通过多元评价更具真实性且全面的反映[3]。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在评定学生的过程中都是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性等来进行,但这样的评价很难切实有效的反映学生学习的全面状态,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多元评价则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了极大程度的重视,进而促使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更加全面,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多元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促使学生自身的优势得到充分且全面的发挥,进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综合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小红.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03-204.
[2] 李树林. 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探寻[J]. 新课程研究,2019(15):115-116.
[3] 李得瑞. 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学周刊,2019(21):145.
[4] 吕喜春. 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 学周刊,2019(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