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农村小学学风建设现状研究及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学风建设现状研究及策略

作 者:徐秋鹰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双瑞小学 542825)

摘   要:所谓的学风就是指学校的氛围。一方面,它指的是学校师生的学风、学术态度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它还涉及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图和行为。综合表现,学习风格是学校的灵魂,它是教学过程中凝聚的精神动力、态度风格、方法和措施。优秀的学术风格可以促进儿童的道德、智力和艺术发展,良好的个人主义风格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享受终生无穷的利益,良好的课堂风格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就农村小学学风建设现状研究及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风

1、农村小学学风建设现状研究
与以往的农村小学教育相比,现今的农村小学教育在物质条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教育教学设施得到了很大发展。学校建筑已经从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实体建筑,一些农村小学甚至有两层或三层的教学楼。大多数农村儿童不必挤在一个教室里学习,整洁的校舍,美丽的校园已成为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学生不再需要挤在破桌子上学习;一些农村小学还配备了一些教学设备,如电子学习设备,文学教学设备和体育设备等。但是,许多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仍然影响着农村小学学风建设的落实。
1.1教师综合素质影响学风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思想、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由农村学校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大部分的特点是年龄高,但新事物接受能力低,同时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他们的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导致他们缺乏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风建设的主动性和热情。
1.2学校缺乏学风建设领导
面对新课程下农村小学学风建设的要求,部分学校领导对于学风建设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缺乏详细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大多数理解和掌握是理论水平和概念水平的内容。
1.3教学方法先进性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学风建设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顺利实施这些变化的先决条件之一是需要现代教学硬件来支持它们。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学校普遍面临教学硬件跟不上新课程实施的现象。许多学校甚至没有电脑,更不用说使用互联网了。落后的教学方法给农村基础教育学风建设的顺利实施带来了挑战。
2、农村小学学风建设策略
2.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巩固良好的课堂风格和学习风格。学习习惯是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复练习形成和发展的,是成为个人需要的自动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准备上课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复习和准备的习惯。 “没有规则,就没有成功。”通过良好的课堂纪律学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效果得以保证。
2.2加强学习型领导的培养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顺利进行学风建设,必须进行系统、全面的整体布局和部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领导组织,明确各部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形成了各部门共同管理、共同进步的模式。只有这样,农村小学学风建设才能动员各方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育人民”,“管理人民”,“服务人民”的教育目标。学校领导在确保学术风格的建设及时、长期地进行,沿着正确、标准化和科学的轨道,运用可持续的方式加强学风建设。
2.3建立严谨勤勉的教学风格
优化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风格是推进学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农村小学学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师如何吸引学生上课。实际上,教师严谨勤奋的教学风格,可以促进学生认真扎实的学习风格的形成,进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在农村小学,要建立严谨勤奋的教学风格,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激励。学校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把教育管理与尊重教师、关爱教师相结合,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积极引导教师坚持以教育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其思路是教师以身作则的标准,也影响教师培养思想道德良好学生的教学行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水平和高超学业水平的学生,促进优秀学校风格的发展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结合教师道德建设,需要继续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宣传,让老师在课堂上认真教学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并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影响和激励学生,以促进学风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将实施具体计划,加强学风建设。学校领导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普查、实践教学抽查、教学效果访谈、加强监督教学、认真考试作风。学科考试和严格的考核制度等几项基本任务,深入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4加强班级的正面影响
通过班级活动,使学生及时接受教育,如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建立、人际关系的发展、困难挫折下的坚强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针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目标的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际的“最近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实现实现长期目标,充分发挥师长的榜样作用。例如,及时发表课堂上的典型的优秀学生,利用学校或班级集体活动,创造优秀人物示范机会,促进学生学习模仿优秀人物。加强班级的正面影响,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管理,重点关注学生学科与品德的发展,并定期举办小型研讨会。或者经常与学生单独交谈,帮助有疑虑的学生找到对策,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师生的感情,促进班级融合。
小学的学风建设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除了加强上述工作外,还可以整合家庭学校教育的力量,开展各种活动;加强班级管理的优化,利用其他方法共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学校的学风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要求各方面因素相互配合、协调,继续推进学校的学风,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如何才能管理好学校的常规工作[J].王军.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04期.
[2]浅谈如何当好一名农村小学校长[J].黄海明.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年02期.
[3]洋起来 活起来 美起来——采访辽北一所农村小学[J].文武.新少年 200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