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课堂是音乐教学的主要阵地,大学音乐教改旨在提升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大力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本文在充分考量大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就大学音乐教改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情况展开客观、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改;民族音乐;重视
1、引言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些年在音乐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笔者认为深入探讨“大学音乐教改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这一课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对实际教改工作的落地及其目标的实现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大学音乐教改的发展及其对民族音乐重视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建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大学音乐教改的目标达成。
2、大学音乐教改的发展
大学音乐教改是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改通常包括课程结构改革、教材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全新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相应地日益提升,更加享受精神层面的满足,有更多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艺术追求上,对音乐这门艺术的精髓与核心价值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许多家长也有强烈意识去培养孩子的音乐天分,整体的环境使得近些年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大学音乐教改,在相当程度上有力推动了大学音乐教改的发展。近些年,有的高校增加了流行音乐等新兴音乐流派,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并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新增的音乐流派中,以民族音乐最受关注,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拥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富深刻的文化内容,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在音乐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以实现民族文化的大力弘扬和传承。
3、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重视的表现
3.1民族音乐走进大学音乐公共课
民族音乐走进大学音乐公共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综合大学音乐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民族音乐公共课,虽然公共课多半只是选修的课程,但其教学内容却是比较丰富的,广泛囊括民族音乐发展历史、音乐的分类与特点、乐器的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近乎是小型的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逐步认识到学生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还会邀请少数民族的同学在课堂上分享对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详细介绍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技巧,在课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会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不仅成功营造出活跃、灵活、丰富和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情境,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民族音乐的教学和学习难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喜好,实现民族音乐教学的高质、高效。
3.2民族音乐成为音乐教育中的独立分支
民族音乐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可能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而无法广泛流传,近些年,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民族音乐走出了地域限制,开始广泛地与外界接触,许多优秀、杰出的民族音乐家走上了更大的表演舞台,并深受大家的喜爱,民族音乐由此被更多人接受、认可和喜欢。在当前整体环境的指引下,许多高校都先后将民族音乐作为大学音乐专业教育的一个独立分支,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作出了较大的改革,如内蒙古开设了《蒙古族音乐史》必修课。
3.3民族音乐资源占比提高
大学音乐教改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除了表现在课程结构改革、教材内容优化以及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还表现在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发展变化层面,近些年,民族音乐资源在在大学音乐教学资源中的占比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程度、扩大教学范围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对民族音乐乐器、乐谱及其音乐形态的利用率越来越高,通过对民族音乐资源的有效整理和高效利用来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民族音乐、领会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髓。
4、对大学音乐教改中民族音乐的发展建议
4.1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引导者,教育部门应大力培养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在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以某蒙古族音乐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自我的专业敏感度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蒙古族音乐情境的课堂环境,有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当中。
4.2积极组织民族音乐活动,使民族音乐真正融入课堂
音乐是人类释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借以净化心灵的重要工具。以湖南民族音乐走近课堂举例来说,教师应充分、合理并巧妙地利用湖湘文化宝贵资源,教师可在高校领导允许的情况下组成调研队伍,深入汝城古祠堂、刘洋文化书院等古村落,切身了解、体会、领悟当地的历史和风情,灵活应用故事、习俗和音乐等各项艺术元素来创作符合地域特征的音乐作品,真正将民族精神和时代魅力融合进音乐作品当中去。当这些教育工作者回到校园时,可以围绕湖湘文化这一核心主题,组织成立主题突出、内容鲜明的艺术社团,高度调动学生的音乐文化热情,引领学生深刻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另外,大学音乐教改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是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来作为支撑的,高校可组织创建民族音乐社团,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提供更加多元的渠道和路径。
5、结语
民族音乐在弘扬与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的,对积极促进大学音乐教改的切实落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价值,结合大学音乐教改发展现状,不断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准确认识和深刻认知,将民族音乐更好的融合进大学音乐教改过程当中,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谭俊强. 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研究[J].北方音乐,2015(5).
[2]李传杰. 分析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J].黄河之声,2017(24).
[3]黎冬霞. 高校音乐教改应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