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交流能力、健全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写作与阅读相结合,使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学会写作,同时掌握读写的规律和方法,以此促进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通常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开,读写脱离的后果就是导致小学生在写作时严重缺乏素材,无法在阅读过程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一、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和写作,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充分的融合可以有效的强化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这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将阅读与写作这两者充分结合,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阅读能够不断地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让小学生积累更多丰富、有益的写作素材,还能够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积累信息的能力。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掌握写作的技巧,通过模仿一些典型句式或者优美的句子丰富自身的写作形式,同时学生还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将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形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通常会在阅读完文章之后产生相应的感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读后感。小学生只有在阅读文章之后内心才会受到影响,进而产生写作、抒发自身情感和思想的兴趣和欲望。针对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内容之后,其实在将内心的感触和想法以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读后感展现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同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地指导学生创作读后感的方法,教给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流程以及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匆匆》一课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在学生能够熟练的朗读整篇课文之后,学生一定会对整篇课文的主旨思想和内容框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教师在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在分析课文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敢于发表自身对文章的看法和见解,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讨论应该如何看待“时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介绍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作者当时创作作品时的思想情感,加深学生阅读题材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时间流逝的看法,以读后感的将自身的思想见解表达出来,实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搭建读写桥梁,开展仿写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重视仿写的教学作用。模仿能够加速学生对语言从理解到应用的过渡,大幅度地缩短从理解到表达的转化过程。与此同时,仿写也是学生创造性表达的重要基础,没有模仿也就没有创造。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搭建读写结合的桥梁,引导学生学会模仿,同时教给学生模仿的正确方法,为学生以后创造性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望庐山瀑布》以及《绝句》等类型的七言绝句之后,可以让小学生仿写七言绝句。有效提升学生仿写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七言绝句的创作特点。比如;在创作诗句时如何体现押韵,如何选词,如何精炼语言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思想以及怎样围绕主旨内容进行创作等等。毋庸置疑的是,小学生一定会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出现用词不当、叙述过于繁琐以及主题不鲜明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小学生,纠正小学生的错误,使学生通过仿写七言绝句而掌握七言绝句的创作特点,通过仿写的形式,提升自身的写作创作水平。
(三)注重语言积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为了能够有效地落实读写教学策略,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过程,通过带领学生分析阅读文本的语言、句式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让学生记一些好文好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泉城》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理解和感知整篇文章,然后带领学生默读课文,使学生在默读的过程当中思考每个段落描写的主要内容。通过创设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当中交换思想,最终探讨出文章是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济南的泉水,并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过程当中掌握首尾呼应结构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积极创新读写结合的教学情景,创设仿写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写读后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阅读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敏璇. 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 小学教育科学,2017,(12):12-13.
[2] 吴秉恩.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3(1):00018.
[3] 陈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之探析[J]. 文理导航(中旬),2012,(05):26-27.
[4] 刘晓燕.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新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