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聚焦核心素养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

聚焦核心素养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

作 者:王礼斌 (福建省晋江市阳溪中学,福建 晋江 362241)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将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对于促进学生正确运算、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运算能力的含义和特征,并探究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通常来讲,运算能力是培养学生以能够理解数与式之间的分解组合为教学目的的一种本领。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运算能力是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与此同时,数学运算也是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对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算能力普遍较低。这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学生不能够完全的理解数学概念、公式以及定理等内容,导致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不能够灵活应用。除此之外,学生没有掌握一边运算一边思考的解题技巧去分步骤地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学生看到相对复杂的数学计算题目,就会失去运算的信心。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积极探寻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才是当前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运算能力的含义和特征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文件中曾明确指出;运算能力是中学数学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运算能力是指学生不仅能够根据法则和公式进行正确的运算,还能够清晰地理解运算的算理,并且能够结合题目的条件探寻简捷、合理的运算途径。由此可见,运算能力要比计算能力的含义更加广泛,比如;数的运算、函数的变形以及方程的变形都属于运算范畴之中。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够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理解为提高学生计算数与式之间的加减乘除能力,而是要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提高学生对运算法则和运算对象的理解,使之朝着逻辑化、综合化以及抽象化的方向全面发展。
通常来讲,运算能力的结构特征分为综合性、多样性、统一性以及层次性。综合性体现为数学运算能力不可能独自存在或发展,运算能力需要与理解能力、表述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相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相互渗透、共同作用才能够确保运算的合理、正确和简洁。多样性则是指运算能力不仅仅包括低层次的选择运算方法、计算能力以及推导、运用定义和法则的能力,还包含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算能力。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会算和会少算”的能力,还要侧重培养学生“会不算”的运算能力,体现运算能力的多样性。统一性则是体现运算能力是运算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统一。层次性则是说明运算能力的发展总是体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多层次过程。由此可见,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含义和特征是十分丰富的。
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熟记数学公式,打好运算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熟记数学公式是提升运算能力的重要保障。比如;在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熟练地掌握不等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不能完整的记忆数学公式,如;(2-x)2=4-x2. 这就说明学生没有准确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或者将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a2-b2=(a+b)(a-b)相混淆,从而导致学生在运算的过程当中出现错误。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熟记运算法则和公式,是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总结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运算技巧,掌握正确的运算技巧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分式运算”的相关内容时,其中的加减运算是教学的重难点,针对一些公式形式复杂的加减运算,更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才能够提高运算的准确率。
比如;在面对一些结构复杂的运算题目时,“先约分再通分”就是一种高效的解题技巧。如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这个式子中的两个分式都可以进行约分,因此,学生可以先约分,化简成最简式之后再进行计算,节省不必要的运算步骤。原式=■+■=■+■=■。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定的运算技巧,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算速度,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培养运算习惯,强化运算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运算习惯同样也是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除了不清楚算理之外,没有正确、科学的运算习惯也是制约运算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但是运算习惯是非智力因素,可以经过后天的锻炼和培训养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通过认真读题先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仔细分析复杂题目的结构,然后明确运算的先后顺序,同时要看清数字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学生还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严格按照定理和公式进行运算。比如;(a+b)2=a2+b2, 出现这种运算错误的原因有可能是学生将公式记忆错误, 也有可能是学生虽然了解公式, 但是遇到复杂的问题就会想当然的创造公式, 这同时体现学生的运算习惯有问题。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全方位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趋势,重视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及时总结学生在运算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帮助学生总结运算技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峰. 探究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培养[J]. 天津师范大学,2017,(02):12-13.
[2] 霍小莉,任胜章. 例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培养[J]. 课改前沿,2018,(12):34-35.
[3] 韩红文. 谈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3,(52):14-15.
[4] 于海琴. 初中学困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2015,34: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