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

作 者:杨晓娟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国土希望小学 416400)

摘   要: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大力推广,课外阅读教学成为了广大中小学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一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更是提升其自身文化修养的一种有力手段。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一些浅要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小学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

一、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1.缺乏足够课外阅读价值认知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模式还停留在由传统应试填鸭式教育向新型素质全面型教育转变的过程当中,很多学校仍旧对除量化的考试成绩外的其他内容缺乏关注,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更是如此。部分学校以及老师在升学和考试的巨大压力下很难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上,而且,大多数学生家长们也都是过去传统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其思想意识也多以考试成绩为重,对孩子课外阅读的作用与意义缺少认知。此外,由于现今社会,娱乐行业大行其道,在这样扭曲风潮的消极影响下,很多学生无法克服各种诱惑,其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自是少之又少。
2.课外阅读平均制度不够完善
在过去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现在许多学校以及教师还都是以量化的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最终和唯一评价方式,想对缺乏综合性较好、较为全面的评价机制。而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与坏更是无法单纯的凭借一个分数就可以给予衡量的。此外,目前我国一些小学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环节还仅仅是为学生罗列一定的书单,并且要求学生背诵其中某部分,继而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这样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大大偏离了鼓励小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初衷,反而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又一负担。
3.课外阅读制度方法欠缺系统
在促进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相关辅导与指引,学校与教师还是单纯的通过为学生制定书单的形式敦促学生阅读,往往片面的局限在某一本课外读物或者某一堂课上,同时,对于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仅仅是以读后感等片面的纸面形式作为考察。学生们在课外读物方面得不到很好的推荐,不知道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有哪些,不了解某些文学作品是更加适宜通读还是泛读,也没有对一些课外读物的少年班与普通版作出合理的区分。此外,小学教师也无法掌握好自身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应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将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完美的融会贯通。
4.课外阅读知识面过于狭窄
我国对青少年课外阅读的鼓励与倡议由来已久,许多出版社也针对小学生出版了各式各样的图书作品,可是,由于各种利益的牵动与驱使,这些出版物的数量虽然十分庞大,但其中的优秀作品却凤毛麟角,无法满足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需求。而且,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把控也十分难以掌握,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书、为什么读书往往都是由学生自行决定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机性,许多学生都是跟风阅读,别人关注什么自己就会阅读什么。此外,必须注意的是,一些低俗、恶劣,充斥着色请与暴力的不良读物也不时传阅在学生之间。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自身兴趣爱好的投入往往都是不遗余力的,因此,如果可以将阅读转变为他们的兴趣爱好,那么对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所以,小学教师要针对性地培养起学生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快乐,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很好的阅读气氛,使学生们渴望阅读,在阅读中满足自己的预期;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对于自身阅读的选择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类型,帮助学生们找到阅读的钥匙。
2.构建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要了解学生们对于课外阅读的进展情况,单纯的依靠考试、背诵或者读后感是十分片面的,也是十分不可取的,若想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增强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就需要构建并完善目前小学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首先,学校与教师应该改变思想,深刻理解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而不是将课外阅读变成为应付上级指示而进行的形式工作;其次,教师在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可以采取更加多样的方式进行,例如让学生们将阅读到的文学作品以艺术或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亦或是在课堂上为同学们描述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品与桥段,在掌握学生阅读进展的同时全面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3.注重课外阅读方法引导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通常较弱,缺乏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就需要学校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老师们应该借助各种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和平台,为学生们尽可能多的介绍和展示各类优质文学作品,让课外阅读变得有趣、生动、多彩。课外阅读的引导要集寓教于乐于一身,教师们可以通过投影、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为学生们展示课外读物的相关图片、音乐以及美术作品,甚至是基于自身的再创作,将文学作品引申为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学生们产生对该作品的浓厚兴趣,主动去探求作品中教师没有展现的丰富情节。此外,学校及教师可以在学校和班级的各个角落建立图书角或阅读宣传板块,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让学生们每时每刻都处于极佳的阅读环境中,并且随时随地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同时,课外阅读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帮助与引导,学校和教师要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优秀课外读物以供阅读。
参考文献
[1] 朱小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性探究[J]. 语文学刊,2011(12): 56-57.
[2] 吴国玲. 浅论在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126
[3] 沈志雄.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4): 124-126.
[4] 单鸥飞.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的探索[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1): 24-25.
作者简介
杨晓娟;女;1978年12月26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   大专;小学语文如何打造书香班级;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