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人才,明确培养方向是打造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重心,合理的课程安排、清晰的专业思路和培养目标是成就专业人才的起点,抓好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把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联合在一起,快速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服装设计人才 工学结合
近几年,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数量上快速的增加,在质量上也得到快速的提高,专业课程的完善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得高职高专学生已经成为服装企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毕业生如何能够在现代企业中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岗位,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如何能够在培养过程中最快速最具体的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时尚行业成为所有高职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在这条战线上摸索前行的工作者们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 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主要表现在动手能力上。例如扎实的绘画能力,要能够达到心和手的协调运用;例如专业的速写能力,能够让短时间的心灵记忆和灵感在笔尖上快速的表现出来。其次,现代企业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专业突出的同时还要具备多样的基本功。
1、对面料的认识和掌握能力,多数设计师要从助理开始,也就是从需要懂得一块面料的性能、手感、简单织造工艺、搭配方法等开始。
2、手针和缝纫机的操作和使用也是服装专业学生的必备基本功。
院校毕业的服装设计学生都应从基本功开始学起,日积月累,这样才能真正熟练掌握服装专业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步入更高的层次。
二、优秀的教参和专业教师的深层诠释
现在的书店服装专业教材越来越多,甚至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单是高职高专方面的已经非常的多了。在多年的授课中发现,有个别的书籍内容不够全面,知识面较狭窄,有些,整本只是介绍一个或者两个简单的服装品种,不能满足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这类书籍更像是单品种的参考书,现在学生学习的媒介非常多,可以从多个途径了解到需要的资料,但启蒙往往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选择一套好的教参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好的教参应具备基本的几个特点:1、知识和内容的准确性;2、内容的递进扩展;3、内容的全面有序;4、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课后温习、回顾。
仅拥有一套好的教参是不够的,优质的教参,更需要教师的深入理解和剖析。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程度和获取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专业教师的传授,所以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熟悉是完美诠释的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精神,用爱心和奉献来培养学子。
三、 具备结构、工艺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的人体结构
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造型设计是构成服装款式的三大部分,款式是最终呈现在人们视觉中的,所以必须将服装结构设计的平面转换成立体,利用工艺设计转换部件,最终完成一件服装,这个方法和过程在不断的改进、变化。服装人体工程学是一项20世纪产生的新兴科学,主要考虑着装后静态和动态以及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人与服装的关系,一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关注的是合理性与卫生性之间的关系。充分的满足人体着装后的舒适、健康、美观等多方面的要求,要能够充分满足21世纪人们对服装整体结构、造型、工艺的需求。这些是培养学生立体思维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去认识健康和美观的意义,这就需要大量的实例来引导。
四、 正确的引导与指正
学习设计的学生大多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对于这些学生的学习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当代艺术设计方面教师时常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设计本身就是创新,对错往往不能够简单的评判,所以看到一个学生的作品不要过于急躁的下评论和定论,尤其是不要使用:这个太差、非常糟糕……之类的言语,这些言语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个人专业方向未来不够确定的学生,一些语言常常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转变一下讲话方式,例如这个如果这样做会不会更好?老师要多举例引导学生知道如何才是进步,而不是贬低和过激的批评,我们应该拿出更多的耐心来关心学生,更多的使用表扬或者赞美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步。优秀设计作品需要有学生个人的思想和创新和足够的自信心,更需要智慧老师的正确引导。
五、 校企加强合作、工学结合
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最有权力评论,所以稳定的就业合作单位是学校不可缺少的,校企合作要服务和推动工学结合的完善,教育者应该充分理解实习岗位对于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学生的第一次岗位经历往往能够影响到未来的职业思想,学校要能够综合考虑学生在与企业磨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摸索改变教学过程中的漏洞,这一切都需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和实践,是学生能够亲身接触到生产第一线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和提高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砝码。学校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习,在实践中调整理论知识中不能理解的部分和新知识、新技术的空缺,企业也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提出教学方面需要改善的部分,教师也同时在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完善教学中缺失的知识内容,最终达到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方面的有机结合发展。
随着培养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模式的不断完善,社会也在不断给这些走上岗位的学生进行专业评价和分析,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具有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学校和老师都需要掌握好培养的方式方法,因此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服装专业教学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的能力,用学校的摇篮,企业的熔炉来培养和锻炼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渭源主编.《服装设计与工程》.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