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初中教学的阶段,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分析教学策略,使学生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构建数学模型的阶段,大多数的知识点都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时期。由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教学改善,创设高效生动的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展开讨论。
一、把握教学内容,做好充分备课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当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低下,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别积极,学习过程比较盲目,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设计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步骤不完整,这就会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顺序性发展,不利于课堂高效性教学的实现。因此,教师为了给学生营造高效的数学环节,在正式教学之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环节都进行合理的备课,在课堂中一句教案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讲解时,教师先设计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明确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会对两个三角形进行判定。在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再邀请学生将预习的结果进行展示,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节严格的按照教案的设计来进行,以此来保证课堂环节的顺利进行。做好备课的有利之处就是能够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实现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是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路。
二、科学运用教材,延伸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学习途径就是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知识学习,教材内容是符合学生发展,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用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围绕教材当中讲解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同时,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整合性,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延伸,让学生养成数学知识相贯通的意识,更有效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内角和”这个知识点的回顾,在课堂中心先引领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判断方法,再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比如,在先学习“四边形的内角和”,教师启发学生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乘以二倍,即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在此基础上,在通过将“五边形”“六边形”等用三角形来进行分割,使多边形的构成方式成为多个三角形组成,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强化学习效果,以促进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需要科学的运用教材进行教学,复习和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完整的思维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设置教学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强化学生思维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优化学习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因此,自主式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课堂高效率学习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嗯,与当下的教学形式进行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完成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比如,对于“等腰三角形”这节内容教学时,老师给学生设计学习目标,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将预习步骤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学习,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比如先复习“三角形”概念,观察一些三角形图片,让学生分析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再结合课本当中的讲解,优化知识理解。在自主学习以后,老师让学生根据小组进行讨论,完成课堂任务,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为培养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提供前提。
四、构建知识模型,优化课堂练习
数学是一个整体性的学科,各类知识都有相应的关联,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每个内容的学习,在脑海中构建知识框架,根据知识框架来串联整体知识,帮助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现在的学生在对知识学习时,都比较分散,不利于整体内容的把握,所以教师必须强化知识框架的构建。例如,在“平移”这个内容学习时,老师先指导学生进行图形的制作,动手操作完成图形的剪制,再根据指导步骤进行平移的学习。比如,学生剪制一个三角形,在一张空白纸上进行等距离的移动,将移动后的图形绘制出来,两个图形进行对比,理解“平移”的概念。另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整体性,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一章内容之后,在笔记本上绘制内容框架和导图,将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记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构建知识导图的形式是优化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教师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保持教学耐心,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设置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并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中发掘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积极探索问题,培养热爱学习的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邰丹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31.
[2]叶廷华.浅析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南北桥,2018,(21):141.
[3]李春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3):33.
[4]冉静儒.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9,(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