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备注: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为CJKG 20180197.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教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人才。目前我们国家所提倡的教育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合作能力和特长。班级要有班级特色文化,班级文化可以感染每一位同学,张扬他们的个性特长。本文是基于构建班级特色文化,张扬学生个性特长来进行阐述的。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级文化;个性特长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小学阶段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个性特长的黄金阶段。这个阶段所形成的特色和文化,可能会影响学生整个学习的历程和人生。这需要小学教师们担当重要的引导者,通过各种目标和方法来构建出具有特色文化的班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够得到展现和张扬,促进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1、协商目标,引导学生特色发展
班级是一个集体,是由各种角色组合而成,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集体中的重要成员。一个班集体如果想取得进步和发展就要构建全员共同的发展目标,形成一个文化特色的班级。这个发展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班级的特色来进行确定。只有在思想上做到了统一,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才能促进接下来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工作要围绕学生来开展,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状况和个人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能力。例如:班主任要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协商,确定一个有意义的班级目标。可以是期末每名学生都取得进步或者班级总体成绩在年组达到前三等。班级内的每名成员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促进学生开启特色的学习历程。
2、完善制度,调控学生发展方向
2.1 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事情都有它特定的规定和约束,小学生的教育方面也同样需要制度的制约,这种制度不仅是对学生的监督和约束,也是对老师的一种提醒和制约。因此制定出一套符合本班级特色的制度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开展。班级制度的制定要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他们才会遵守制度,制度才能够产生效力。通过同学们的献言献策,可以让制度更加趋向合理,更加符合本班级的文化特色。制度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在班级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检验,对于存在问题的条款要及时修改,使制度更加完善。例如,在刚开始时可能会制定这样的班规: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尊重差生。但是在规定实行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在差生的定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不是学习差的学生就叫差生,他们也有自己独到的个性和特长。这些特长如果得到有效培养和发挥,也是足以绽放光芒的。因此不能盲目的定义差生,在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商议后,改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只有做到每一个条款、每一个步骤都严谨,才能使班规制度有意义、有效率,才能构建一个班级特色的文化,让学生在这种文化熏陶中学习。
2.2 抓好制度的实施与落实
班规制度只有落实下去,才能使它产生效力。这需要老师带头遵守这个班级制度,给学生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力度,让每位学生都了解班规制度,在他们的心底筑起规则的城墙。例如:老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抽出五分钟,每天让一名学生朗读班规,这样轮流下去就可以在全体学生的心中形成一种班级规范观念,学生可以达到自觉遵守班规的效果。班规需要班级成员的共同维护,如果出现有同学违反班规或者无视班规的现象,就需要大家主动对他进行教育,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自觉主动的遵守班级规定。在这种模式的帮助下,可以形成特色的班级文化。同学们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地学习,在班规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使自己变得更加闪亮。
3、美化环境,熏陶学生个性发展
3.1 鼓励学生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环境非常敏感。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要鼓励学生进行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把“博采众长,各领风骚”作为班级的口号。例如:可以组织同学们动手操作,把这几个字做出来贴在后黑板上,以起到警醒和提示的作用。这样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进行绘画,具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可以参与书写,老师要做好秩序的管理者,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这样的口号也可以给每一位同学警醒的作用,让他们时刻牢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自己的个性特长更加闪光更加突出,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
3.2 优化室内环境,展现班级特色
良好的班级室内装饰,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他们的内心得到沉淀,班级特色也更加明显。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家中多余的绿植和小盆栽或者制作手工制品等带到学校对教室进行装饰。由于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去构建的环境,同学们也会非常乐意在其中学习,也会注意爱护环境。经常美化教室,使学生有更好的空间去学习,也有利于形成班级的特色文化,张扬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4、丰富活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4.1 特色小组本领
班级中有擅长不同领域的学生,让拥有共同特长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比如:可以成立书画小组、舞蹈歌唱小组、体育运动小组等,让他们在这些特色小组内展开学习和交流,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2 专业比武展才华
一个学校内肯定有相似特长的学生,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让有特长的同学们积极参加,并给予一定的荣誉奖励。激励他们坚持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让他们在竞技中展现自我、发现不足,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和特色。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全员参与制定有特色的班规并进行落实,打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促进同学们个性特长的张扬和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历程和人生道路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先信.构建班级文化 浸润学生心灵[J].教育科学论坛,2015(24):54-55.
[2]王德伟.张扬学生个性,推动班集体建设[J].天津教育,2017(2):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