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刍议中职院校思政课堂互动研究

刍议中职院校思政课堂互动研究

作 者:王宏图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300131)

摘   要: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在班级课堂环境下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为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堂和中职德育教育水平,针对现实情况和不足,研究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对于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问题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政课堂;课堂互动

引言
思政课强调教学过程需要让教师和学生动起来,使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发挥,课堂氛围活跃,只有师生积极互动,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思政课教学既是学生掌握本领与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精神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要让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步变得积极主动,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但能获得本领与知识,还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中职思政课堂互动的良好作用
(1)良性教学机制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
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流得以实现的过程,这是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良性循环机制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发展。在这种平等交流中,学生可以根据主题尽情展现自己,表达想法,学习沟通技巧,并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在这种教学环境里,师生、同学之间能形成一种默契,而这种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会反馈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放下不平等的尊卑观念,在合理沟通中吸取彼此思想和认知中有益的部分,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宽容理解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自重和尊重。这样的氛围,也会影响并带动一些原本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使他们敢于坦言己见,提高自身内外素质。通过碰撞和交流知识思想,实现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提升。
(2)激发出中职学生学习的内在主动性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学生内在主动性的激发和培养,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差异规律和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的人,是依据其独立性在人生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个体,是最终实现自己全面发展的个体。中职学生这一群体好奇心强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是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和情感体验升华的关键,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感受自主,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是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下三维教学的目标,是学生主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一种动力。
(3)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课堂的活力在学生的高参与性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而学生也会成为课堂的自主参与者,而非从传统课堂的从属者。在此情况下教师更容易深刻把握学生的个性,因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能从互动中展现出来。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中,知识和思想的分享会在教师和学生中充分实现,有益与自身的知识和思想在多方面的交流中被收获。课堂参与度需要学生和老师相互联系之后产生更好的参与效果,它不等于课堂气氛活跃,更多的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思维的主体间沟通能够自由的实现,从而体现出思想互动的活力。
2、思政课堂互动在中职院校存在的不足
(1)没有明确的课堂互动目标
在中职思政课的教学中还存在另一种情况,是师生互动太过于欢快而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师生互动不少,但严重缺乏启发和思考。在思政公开课上常会请学生上台来表演教材中的场景,然后师生进行评价,引出所讲内容。以这种形式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总体上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对于年轻或课堂掌控力弱的教师来说,就又会出现“放”得太过而“收”不回来的情况。
(2)课堂互动形式缺少多样性
中职思政课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很少有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以及单个学生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互动,采用最多的是教师与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其次是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互动。且一部分学生在教师与全体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这样的互动主体单一,效率较低,未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全体学生间的互动,单个学生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形式都应该应用到课堂中。
(3)师生互动积极反馈较少效果不理想
课堂存在教师与学生双向的主体,要从两方面发力使课堂效果提高。而教师必须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引导者。不能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主动的讲授者一直都是教师,而被动的接受者一直都是学生,甚至有时候学生连一个合格的接受者都不是。现在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就可以了,因为教授知识无法让学生接受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3、中职院校思政课堂互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1)明确中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目标
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收获到知识价值观上的提升,而不只是有学习体验上的愉悦?只有教师牢牢把握住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才行。教师在本节课当中的角色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定位要明确。要充分地运用各种资源来丰富问题,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中的设问提问丰富多样。教师若只局限于自己的狭小眼界中就无法提出多样的问题。让师生互动成为一种启发学生思考的模式,而不是干巴巴的师问生答。
(2)师生互动方式多样化
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或整个班级中都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能发表的意见,接受别人的评判,同时也可以去影响别人。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在这种和谐的状态下,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会出现原来枯燥无味的问题。现代教育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学会与别人相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到集体当中,这样才能够获取更多的帮助和启迪。
(3)互动内容贴近中职院校学生生活
第一,为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结合中职学生所学专业来进行。这是一项既具有创新,又会收获良好效果的教学方式。使中职学生除了学到一技之长外,还能从思政课中学习到作为一名劳动者的相关的法律及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
第二,在中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和图片创设真实情景,模拟一些事情发展的经过,或者一些理论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去理解记忆思政课程内容。而不只是单一的紧扣教材进行讲授。
结语
“程序化”、互动形式单一化、师生互动表面化、互动效率低能化等问题,依然存在于中职思想政治课课堂互动实践中。因此,在新一轮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提倡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新型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互动方式朝着积极、适宜、和谐、主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卉, 姜宝升. 简析中职本学生思政课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J]. 长江丛刊, 2015(10):120-121.
[2] 林炳权. 生命化课堂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构建策略[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9):18-18.
[3]牛天宇. 高校思政工作的互动机制[J]. 广东蚕业, 2018(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