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作 者:李文静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四川 成都 610200)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生本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简要探究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研究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体现生本理念。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科学;教学探究

将生本理念渗透进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将学生放置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还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以学定教”的形式创设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科学能力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强化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并引导小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基础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从而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
一、传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为了单纯的追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内容,将整节课堂的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密,忽视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平台和空间,学生也不能及时的向教师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这种忽视学生内心感受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间接地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另一方面,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这样就会导致小学科学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大部分小学科学教师都会利用课下准备的教材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学生结合学习的知识去具体操作,长期发展,学生不仅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降低了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有许多科学教师都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却忽视了提供给小学生实践、演练的平台和机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尽可能的将时间留给学生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激发小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实践能力,这样不利于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生本理念下小学科学实施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组织学习合作,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学习空间,通过创设探究性学习环节引导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小学科学课程,从而锻炼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真正的做到转变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角色,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充分的发挥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通过问题的导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究“种子的发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在小组间的自由交流和讨论,得到种子发芽需要的各种条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学习其他学生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知识的不足,同时学生在自主思考、自由发言的过程当中强化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改善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要摒弃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通过相互尊重、交流与沟通打造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讲解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的相关内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解水和空气的重要性,那么小学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大家平时渴的时候会怎么办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人们渴的时候会想到喝水,说明人类个体的生活离不开水资源,那么动物和植物可能会怎么办呢?” 此时学生会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再次验证水的重要性。经过教师的逐层引导,小学生就会在主动思考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实现了《水和空气》课堂中情感教学的目标。
(三) 丰富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创设游戏比赛教学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比赛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当时在带领学生探究《溶解》章节中“溶解的快与慢”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看看哪位小学生能够选取溶解度大、溶解速率快的物质,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物质溶解在固定的溶剂当中。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丰富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形式,强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总而言之,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创设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有效地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耿文丽.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7):23-24.
[2] 杨茂红.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 教育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15,(29):12-13.
[3] 何桥江. 试论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 未来英才,2016,(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