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初中语文中“课文趣教”的教学艺术

初中语文中“课文趣教”的教学艺术

作 者:刘 波 (青岛第三十四中学,山东 青岛 266021)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趣味性课堂的打造已经成为学科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趣教思想,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艺术,给初中学生打造趣味化的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建立,更能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趣味;文化;生活;兴趣

前言
用乐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与学科学习需求的实践。在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秉承新课程理念,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兴奋点与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开发与学习中,才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
一、利用生活资源,打造趣味课堂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无限的、多元的资源世界。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生活资源去开发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内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在一起,促进初中学生在探究与分析中发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乐趣。教师在教学前,要深入分析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多关注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人群的生活事件。从中挑选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关、学生感兴趣的一部分引入到课堂中。生活中的故事与场景、工具与问题、实物与想象,都能成为激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工具。
像在讲解《咏雪》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取一处雪景,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给学生描述出来。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雪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联想与自己、雪景相关的美好生活片段。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下雪的情景,让学生了解雪花的形成过程,下雪的原因,下雪可以做的趣事等。当学生发现“雪”这一事物如此美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乐趣,他们对《咏雪》一诗的学习热情也会提高。又如在讲解《纪念白求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非典时期白衣天使奉献自己,看护病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在当代社会,像白求恩一样的医者仍然存在,促进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爱与文学作品中的情怀,激起学习兴趣。
二、利用游戏活动,打造趣味课堂
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初中语文课堂氛围火热起来,促进学生在相对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接受学科知识。初中阶段,学生青春期特征明显,个人性格变化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带动学习氛围,让不爱表达的初中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能够转变语文教学死板的现状。相比娱乐性强的游戏活动,竞赛活动更加适合当代初中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组织规则与指向不同的游戏性活动。
像在讲解生字、生词时,教师可以组织听音写字的竞赛活动。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小组,每次每小组派一人出站。教师发音,学生写字,所写之字符合发音即可,不做固定限制。写对积一分,写错不积分。用这样的方式,促进初中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更加认真,用游戏活动代替传统的练习活动,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找到学习兴趣。又如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组织抽卡造句活动。教师将“操场、妈妈、向日葵、饮用水”等不同的事物名称写到卡片上,将卡片放进一个暗格里,让每位学生随机抽取。抽取之后,随意选择学过的修辞手法快速造句,10秒内完成任务可以参加下一轮,未完成直接淘汰。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去应用修辞手法,形成修辞习惯,有利于学生个人语言应用水平的提高,更能促进课堂学习氛围的优化。
三、利用实践活动,打造趣味课堂
将实践活动引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中,讲究学中做,做中学,能够让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更加开放。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必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趣味化实践活动的同时,习得语文基础知识,获得学习内容的主旨,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素养。
像在讲解《猫》《动物笑谈》等课文时,教师可以从“保护小动物”这一主题入手,让学生深入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当代社会中人与不同动物的关系,对待不同动物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组织语言,写好报告,有利于学生个人学习经历的丰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小动物、小动物的主人,还会接触到不喜欢小动物的人群。了解不同人的思想和看法,发现社会问题,寻找解决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就感,促进初中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在课堂中更加努力去思考。
四、利用情感教育,打造趣味课堂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教师要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情感性,借助情感教育,打造趣味化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情感,被文学者转变成为文字。文字,是学生获得正确学习理念与生活理念的重要资源。教师借助情境,落实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在丰富的意象中进入一个独特的情感,感受文学作品之美,才能在基础知识的支持下接触丰富的文学艺术形式,产生学习兴趣。
像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个人生活入手,与学生互动。在课堂互动中,了解学生经历过的“骗局”。像“爸爸答应我去游乐场,却迟迟没有带我去”、“说好的压岁钱归我,却没有给我”、“说好考了好成绩去旅游,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去成”等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时的心境,后来如何调整的。用互动促进情感因素与文学作品的整合,推进语文“课文趣教”目标实现。学生将自己的经历与情感和学习的语文课文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在互动,更是在体验,在感受,在快乐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掌握全新的教学方法,借助趣味性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坚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利用多元化的资源去接触语文知识,获得文化常识和情感积累,才能让“课文趣教”的目的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5):6.
[2]黄小军.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96.
[3]陈萍.浅谈初中语文趣味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