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高中教学中,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作文来说是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就从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据文体特征,注意情境统一这三个部分提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的手段。
[关键词] 高中作文 书面表达能力 提高
引言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作文一直都是贯穿于语文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反馈学习情况的第一手书面材料。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作文中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工作。现在学生在高中阶段,书面语言运用主要以写作为中心,因为语言使用时,高中生一般都不会注意语体色彩辨析,经常在作文中来使用一些不规范的书面语,这样就会导致语言表达不得体,不恰当的现象。新的高中语言高考、考纲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这些都是要把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规范用语习惯作为目标,这就要求把高中生的语言表达更加的规范,更加的简单明了。
一、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1、积累精美的书面语。
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因为词汇量不足导致文学水平偏低,和容易将自己口语代替书面语,混用在作文中,这样就会导致自己的文字表达不是很得体。因此内容与要求外,还应该要注意到读与写的关系。如果我们有了自己丰富的语言,就会找到一个好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中的十分重要的部分。我们从小学起,语音的积累就受到了教育的重视。但是从小学一直积累到高中了,积累依然比较少。如果阅读的习惯没有培养好,阅读质量是上不去的。好文章离不开好语言,现在的高中生就是积累不够,导致书面词汇的缺乏。作文其实就是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否掌握和运用经典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作文成败的一个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积累语言。积累精美语言这一项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苦得值得,这培养了我们阅读的良好习惯。
2、积累精美的语言培养我们对语言风格的辨析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对于写作,更加在于一种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慢慢的积累起自己的词汇库;只有通过对不同文体优秀作品的阅读,才可以不断的将别人的语音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力。若要用自己的激情不断地去感染别人,将自己的情愫也不断的传递给别人,就要扎实的语言功底。人不仅仅需要感动自己,只有感动自己,才可以去感动别人,但是这两感动的沟通与转换,更加需要的是“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只有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不断地去扩宽自己的阅读面,并把那些优秀、典范的语言不断的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清楚地辨析词汇的语体色彩,轻松的运用语言,传递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所以说只有通过阅读才可以直接、间接地去影响学生写作能力,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方得体。
二、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1、对于学生语言创造力的问题我们主张“语言跟着思想走”
只有思想上有想象力,我们的语言上才会具有创造力。因此辨析语体色彩,不断的正确运用恰当语言风格的词汇,不断的润饰口语然后慢慢的加工成书面语,这样就可以使文章表达得体,当然这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的语言,熏陶自己,成为一个内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时下流行快餐文化,我们只是追求速度,但是却不讲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在平民百姓都可以进入互联网,并且大有来势汹汹,气吞山河的普及之势。但是令人很不乐观的是,很多网友对中国的语言文字采取了极不尊重的办法,错字白字越来越多。而且这些错别字还成了流行语在网上盛传,并被学生采用于作文中。络流行语言中不仅有错字,更多的是为了贪图快捷、方便,而使用字母、号来表示抽象含义或者复杂行为表情的表达方式。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创造的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由于缺乏规范与监督,网络文学天地中糟粕与精华并存的作品,被良莠不分的学生一股脑地吸收了。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俘虏,是无法从阅读中真正得到益处的。
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将口语润饰、加工成书面语。
高中生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为我所用。在阅读中提炼素材的时候,也要思考它们给人以何种感悟。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语句的同时,也要思考在何种语境中使用最为恰当。积累、思考的同时,还应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因为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动,它应当一实际生活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即所谓的用自己的眼睛读世间这一部书,然后根据场合不同,根据语境和内容的需要去运用合适的素材,组织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叙述、阐述。培养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鼓励学生随时动笔写作随笔、札记、漫谈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写作的良好习惯。而当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并且能够注意文体特征,根据语境需要,创造性地将口语加工润饰为书面语,笔下的文字也便会自然而然地大方得体。
三、根据文体特征,注意情境统一
1、根据文体特征需要,恰当运用书面。
有些文体,在阐述和说明中,需要运用书面语体色彩的词汇,才能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议论文中阐述性语言要有力,多用书面语体色彩用词。科技类说明文中,需要用科技语体色彩的用词,使得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一些散文类的文艺作品中,需要用词有很强的描绘功能和表情功能,这时就需要文艺语体色彩用词。
2、适当运用口语,语言生动,人物鲜活。
小说、记叙文等文体中为了塑造人物,叙述情节需要,常运用口语色彩用词,以贴近生活,人物形象鲜明。在记叙类文体中,根据情节和表情达意的需要,适当运用口语,如地方话等,可以使文章贴近生活,别有风味,使人物更生活化,更鲜活。
三、注意情境的统一
所以说在运用词语时,选用什么样的语体色彩的词才恰当呢?还要看文章的具体内容,要注意上下文情境的统一。议论文、说明文等语体比较庄重、谨严,配合这样的感情基调,应多用书面语;记叙性的文章,根据情境需要,有时凝重,时浪漫,有时语体比较生动活泼,就可适当根据语境运用书面语和口语词。运用在很多语言环境和场合中,即有书面语体色彩也常作为口语语体色彩用词。像这些词语,如果不分清语体,随意使用在各种文体中,就会不协调,严重的就会影响表情达意的效果。